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被计然浇了一盆冷水的庆忌,丝毫没有恼火。
何为“连横之术”?
这个时代,还没有合纵、连横的概念。
历史上的“合纵”,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
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因此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相对的,后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故称“连横”。
简单来说,“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策略。
“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策略。
庆忌原本是打算跟齐国联手,以此来应对诸侯联军进犯的。
但,齐人似乎是不吃这一套。
“计然,须知人心隔肚皮。”
庆忌淡淡的笑道:“而今天下诸侯,尽皆恐惧我吴国的强势,是故趁着吴国精锐之师尽在秦地,打算联合出兵犯我疆界。”
就连公子熙率领的精兵,都无法长驱直入,一举捣破秦都雍城吗?
但是秦人采取的是防御战,就跟躲在龟壳里一样,避而不战,让吴军只能挨个的攻克其营垒。
庆忌作为吴王,霸主吴国的国君,又是一个穿越者,久居上位,高瞻远瞩,又怎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大战过后,北方诸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
强国越强,弱国则是没有存在的价值,一定会被强国所吞并。
“秦中那边,公子熙无法率军攻克雍城,只能退守虢县和北阪山一带,正在遭受秦军的围攻。”
“对峙。”
对于庆忌的这一番推演,计然、范蠡等大臣,都不由得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公子鸿疑惑的询问道。
“两军而今还在虢县和北阪山一带鏖战,相持不下。”
如果伐吴的战事进展不顺利,原本就矛盾重重,勾心斗角的诸侯联军,未必不会就这样散盟,甚至是陷入到战乱中,最后他们鹬蚌相争被吴国这个“渔翁”得利……
“古往今来,联军之众,以兵多而将广,却未必能取得成功。他吕杵臼不是周武王,寡人也并非商纣王!”
吴国为了这一战,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怎么可能让庆忌半途而废?
“夫战,若不可一战成功,则贻害无穷也。”
“而且,一些健壮的妇人甚至还帮忙押送粮秣辎重,或者直接守城……”
虽说,孙武在历史上有着“兵圣”之称,用兵如神,算无遗策。
庆忌一听这话,只是摇摇头道:“不可能。”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孙武率主力与秦人鏖战于渭水一线,屡破其营垒,本已取得显著战果,然义渠、乌氏、大荔、朐衍等西戎八国,已经出兵助秦,其众不下于十万人。”
“若诸侯联军伐吴不利,或分赃不均,势必止步不前,各自散盟。寡人可以预见,北方诸国将迎来新一轮的格局。”
这可是整整五十万人的军队!
这个大争之世,对于吴国而言,是越乱越好!
闻言,计然、范蠡、伯噽等大臣,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父王,不知道秦人有多少人马?”
“灭秦之战一旦开启,便没有停止的可能。常言道打蛇不死反被其咬。”
对于秦国的渭水防线,孙武所率领的吴国大军久战不克,难以突破的情况下,自然会导致士气衰靡,有所懈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