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801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在山中寻找一遍后,庆忌等人终于在小溪边看见一个身影。
穿着一袭短衣,以简陋的葛布织造而成外袍,以布带束发,白发苍苍,却不见多少的皱纹。
腰上挎着一柄柴刀,旁边的地上放置着两捆柴,一条扁担,如樵夫一样。
这可不正是名动天下的季札吗?
“叔祖?”
“大王,缘何到此?”
“寡人见你迟迟不归,担心叔祖你碰上危险,故而来此。”
闻言,季札不由得感动的道:“多谢大王关心,老臣甚好。”
“叔祖何故滞留于此处?”
季札于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庆忌。
庆忌感慨道:“叔祖真乃我吴国之楷模,拾金不昧,可为天下唱!”
但,如何解决掉这一隐患,最大限度的将吴国的全部力量利用起来,才是最难的。
国家的粮仓丰满异常,几乎发霉腐烂。
“大王,恕老臣直言,若欲稳固我吴国的根基,首在治人,治理人心。”
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钱多得散乱在地上,人们都不想捡……
有利于民!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名妇人慌慌张张的上前,似乎是在搜寻着什么。
“善。”
“使吴国的疆域,扩展了十倍不止。”
庆忌有些迟疑。
庆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妇人哽咽答道:“先生,妾是在找钱袋,家中婆婆染病,故而借了钱急于去抓药,谁知赶路甚急,掉了钱袋。”
除了刑罚较为严酷一些,在各个方面,吴国治民方面,基本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得不说,隐居于舜过山的季札,生活分外的惬意。
“汝在找甚?”
还要轻徭薄赋?
“自寿梦以来,吴国始强,崛起于东南一隅之地,而后历经诸樊、余祭、夷昧、王僚,至大王,共四代人六位国君。”
“瞒不过叔祖你。”
“三千七百二十文钱。”
看着抹眼泪的妇人,季札叹了口气,问道:“不知你掉了多少钱?”
季札想,五铢钱一般是不甚富裕人家所有,丢钱的人一定很焦急,便放下柴禾在小溪边等了起来。
这一等,便是足足大半天的时间。
“若行仁政,大王当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庆忌皱着眉头道:“叔祖,我吴国而今所行之政,莫非仁政耶?”
“而今吴国仓禀充裕,国富民强,贯朽粟陈,大王何不能进一步轻徭薄赋,施恩于黎庶,以此博得人心?”
看见季札这般高尚的品格,庆忌身边的公子鸿、范蠡、伯噽等人,都不禁肃然起敬。
“前五代先王尽皆励精图治,使吴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如何使人心归附?”
“叔祖何以教寡人?”
庆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