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763章 国家柱石
“回禀大王,臣以为,可退,可攻。”
“何解?”
听到范蠡这模棱两可的答复,庆忌颇为狐疑。
虽说,像范蠡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大多喜欢卖关子,但是绝不会忽悠庆忌。
只见范蠡微微一笑,道:“大王,我吴军若要退出蜀地,未尝不可。然,趁此机会,大王可迫使蜀人臣服,蜀君自去帝号,向吴国年年纳贡,岁岁入朝。”
“并如我吴国其余附庸国一般,其国都之侧驻扎吴军,执政大臣是为吴人。行吴法,习吴文,练吴卒,使其国内一切几乎等同于吴国!”
“此外,大王还可迫使蜀人赔偿我军在战事中的一切损失,或奴隶,或金钱,或粮米,或布帛。”
庆忌闻言,不由得轻笑一声道:“范蠡,这样苛刻的条件,恐怕蜀人不会答应。”
“不答应?”
范蠡笑吟吟的道:“大王,以臣之见,蜀人一定会答应。至少蜀国新君,一定会答应。”
只不过,在军前效力的大臣中,又有几人足够机智,且巧言令色?
“卜商!”
范蠡沉默了。
只是,吴国这一回算得上是顺势而为,灭亡巴蜀两国的准备并不充足,所以而今看起来后继乏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说客(纵横家),巧舌如簧,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最基本的素养。
“至少八九成!”
“若我吴国与秦国平分蜀地,白白让秦人占了便宜不说,如此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难怪在这个事情上,范蠡信心十足,原来是早就有了打算。
现在的吴国,要一口气吞掉巴蜀之地,的确不难。
庆忌完全是关爱范蠡,这才打算用别人替代范蠡出使的。
“善。”
反而,他适才站出来,就被庆忌否决了。
听到这话,范蠡只是摇摇头道:“既如此,那便退兵,退出蜀地。吴秦两国,都不得染指一寸蜀地。”
因为,这样一来,吴国与秦国接壤的地方更多,将会直接威胁到秦都雍城。
“吴国而今并不缺粮,多有膏腴之地。之所以大王要取巴蜀,只因为巴蜀之地大接壤于秦,甚至是可以随时威胁到秦都雍城!”
同样的,秦人也不能坐视吴国吞并巴蜀之地。
“范蠡,言重了。”
“吴恒,你是储君,不容有失。”
对于灭蜀之事,庆忌可以暂且搁置,等到所有事情准备就绪后,再一战灭蜀……
“若臣冒险一次,可使吴国收服蜀人,臣……万死不辞!”
虽说,这个时候撤兵,庆忌心里有些不甘,却也不得不为之。
只不过,不同于霸主吴国的强势,现在的秦国并没有能力一口气吞下巴蜀之地,庆忌也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想清楚这一切后,庆忌便睥睨了一眼范蠡,问道:“范蠡,你有几成把握,使蜀人臣服于我吴国,并答应寡人开出的所有条件?”
不过,庆忌旋即迟疑起来,道:“范蠡,而今吴蜀两国交战,蜀人不讲武德,没有礼义廉耻。”
因为秦国一旦吞并巴蜀,势必成就“王霸之基”,还能借助巴蜀之地的天然地缘优势,顺流直下伐吴……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伍子胥欲言又止。
对于范蠡这样的国之柱石,庆忌又岂能让他冒着生命危险出使蜀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