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好!”
庆忌上前,拍了拍伍子胥的肩膀,郑重其事的道:“子胥,寡人没有看错你。这一次攻打鱼邑,寡人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你!”
“虎贲军、羽林军,再调一千宿卫,交给你指挥,切勿让寡人失望。”
“诺!”
伍子胥正色道:“大王请放心,臣一定为大王攻克鱼邑。不破鱼邑终不还!”
“父王。”
就在这时,太子恒站了起身,朝着庆忌作揖道:“大司马年事已高,这般长途奔袭,恐怕身子骨经不起折腾。”
“儿臣愿率赤焰军奔袭鱼邑!为父王夺取这座城池!”
一听这话,伍子胥不由得眉头紧锁,颇为不满的道:“太子,老臣虽年过六旬,但是扪心自问,身子骨硬朗,如何经不起舟马劳顿之苦?”
伍子胥是认为太子恒看不起自己!
鱼邑,即鱼复、白帝城,曾属于庸国,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吴军想进入巴地,必须要夺取这一座城邑。
“吴恒。”
相比于顶盔掼甲的吴军将士,他们身上穿的大多是皮甲、藤甲,手中握着五八门的武器,诸如斧头、长矛、长戈、短剑等等,甚至是连锄头、竹竿都应有尽有。
“你传寡人的王诏,折返郢城,调集三万锐士到前线。另外再征集战船、民船,甚至是一般的小船,有多少要多少,战后可返还于民,给予足够的补偿。”
因为蜀地土地肥沃,但是交通出入却比较凶险……
好在,吴国在故楚之地驻扎的军队够多!
有鉴于巴蜀之地的复杂地形,庆忌不得不再次下诏,从国内征集大量战船、粮秣辎重的同时,又自南方九郡调兵遣将。
“父王,儿臣……”
这个时期的巴国,国力颇强,至少不能让庆忌小觑。
他这是想建功立业,以此来挽回自己在庆忌心目中的形象……
蜀地的位置得天独厚,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吴军这攻城拔寨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而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鱼邑。
幸好吴军出击的速度足够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儿臣在!”
……
伍子胥率军夜袭鱼邑,一战而下,又乘胜追击,攻取了巫邑。
对于伍子胥的身体状况,庆忌还是有所了解的。
清江之畔,响起了充满肃杀之气的战鼓声。
吴军在夷水、清江一线,大败巴军后,又攻克了枳邑,稍事休整一番,全线西进,兵临巴国的都城江州。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二十年,即公元前494年,农历六月初。
巴人从楚师灭庸国并分得庸国之鱼邑,之后便被楚国逼入长江三峡,进入巴东之地。
这是一支可战之兵吗?
“多谢父王!”
“儿臣想随军作战,还请父王成全!”
失去了这两个地方,便足以使巴国的国力大衰。
得知巴国遭到吴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蜀人有感于唇亡齿寒之感,所以蜀君杜胡就亲率大军前往江州救巴。
他们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脸色坚毅,目视前方,宛如一座又一座雕塑,屹然不动。
庆忌想了一下,便道:“吴恒,寡人对你另有重任。这一次便让伍子胥领兵攻取鱼邑。”
饶是如此,巴人不得不请来了外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