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太子恒这两年,在故楚之地的所作所为,庆忌还是看在眼里的。
楚国覆灭之后,最让庆忌感到忧心的,莫过于故楚遗民,人心并不归附。
虽说,在此之前,庆忌就迁移了大量的楚国贵族到金陵,甚至是吴郡一带定居,以便于将他们监控起来,以备不测。
但,作为曾经的楚国腹地,南郡和南阳郡,仍旧是一个不太稳定的地区。
这两个郡,偶尔爆发叛乱,还有不少的故楚遗民落草为寇,劫掠商贾,好在太子恒凭借手中的兵马,及时的镇压下来,要不然真不知道会给吴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此时,在校场之上,太子恒向庆忌进言道:“父王,儿臣在郢地的这两年,还效仿陷阵营,组建了一支精锐之师,号‘赤焰军’,有三千之众,战力颇强,请父王检阅!”
“噢?”
庆忌一时间来了兴致。
毕竟,庆忌知道太子恒在治国理政方面,能力不俗,没找到他还有练兵的才能!
了不得!
于是,在庆忌的授意下,整整三千名赤焰军锐士,就跟一万名士卒在校场上,进行了一番演武。
难道,自己的王命,已经不好使了吗?
庆忌环视一周,眼看着天气颇为闷热,而一众赤焰军锐士的身上,都披着两三层厚厚的铠甲,心中有些不忍。
倒不是吴国养不起这么多的重甲步兵,而是庆忌已经将吴国的军事重心,偏移到铁骑兵团的培养上,将重甲步兵发展得太多,反而是成了一种累赘……
庆忌着实是体恤了这些赤焰军的锐士。
在太子恒的命令下,赤焰军首先发起进攻。
言罢,庆忌便离开了高台,径直登上了戎车,准备扬长而去。
见到这一幕的庆忌,眼神有些复杂。
因为他们披着这么厚重的盔甲,又在烈日的曝晒下,早已经满头大汗,好似置身于蒸笼当中。
“进攻!”
伍子胥则是提醒了太子恒一句,说道:“太子,你现在毕竟只是储君。兵权,一直都是大王的禁脔所在,你这样……唉!”
“诺!”
此时此刻的太子恒,还没有反应过来,处于懵逼状态。
此时此刻,看见赤焰军锐士并没有遵照庆忌的命令行事,站在一边的太子恒忍不住横眉竖眼,瞪着高台之下的三千锐士,大喝道:“尔等是聋了吗?大王命令尔等,卸甲!”
当然,这样的事情,庆忌不便于告诉旁人。
站在一侧的孙武摇摇头道:“太子,幸亏你是大王的儿子,吴国的储君,如若不然……”
一方,则是衣甲鲜亮,步骑协同,还有战车参与的吴国正规军。
不多时,在太子恒的命令下,整整三千人的赤焰军锐士,都井然有序的战争校场之上,组成一个偌大的方阵。
这让庆忌忍不住惊疑不定起来。
一番演武后,一万正规军,就被三千人的赤焰军锐士,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多谢大王!”
“不错。”
他们目视前方,精神抖擞,脸上尽是一种肃穆的神色,一个个身子板挺起来,宛如伞盖一般的大树。
那种滋味儿,是非常的不好受。
除了缺乏一些煞气,久经战阵的煞气,赤焰军与虎贲军、羽林军,似乎是没有太大的不同之处。
深感无语的孙武,再一次摇了摇头,便跟着庆忌离开。
被伍子胥这一提醒,太子恒终于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