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734章 亡于宋人之手
“大王,这匹黄骢马装饰上,有三处不同。”
孙武向庆忌回答道:“其一是坐垫,其二是脚踏,其三是‘铁履’。一般来说,马匹都没有此等装饰之物,或……马具?”
“哈哈哈哈,长卿,这可不是装饰之物,而是马具。”
庆忌笑吟吟的为孙武和伍子胥介绍起来。
他拍了拍手,顿时就有三名宿卫端着托盘过来。
托盘之上,分别放置着马镫、马蹄铁和马鞍。
庆忌首先拿起一个“高桥式”马鞍,缓声道:“这是马鞍。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却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
“这是马镫,它通过固定双脚提供横向稳定性,同时在马鞍的协助下将人和马结为一个整体,可以使骑兵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
顿了一下,庆忌又拿起了马蹄铁,意味深长的道:“这是马蹄铁。别看只是一件小东西,用处可不小!”
“马蹄与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
直到战国后期和秦代,骑兵的马具或装备,有鞍垫,上缀璎珞和短带,马腹有腹带,臀勒后秋,整个装备除马镫、马蹄铁外,其他大体齐备。
一听这话,伍子胥顿时郑重其事的保证道:“敬受命!”
好在之前的庆忌,同样是默许了卫国出兵吞并曹国。
而骑兵部队也能投入作战。
他们的骑术也不是盖的。
从庆忌的口中,得知马镫、马鞍和马蹄铁这三样东西的用处后,孙武与伍子胥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春秋战国时期的骑兵,训练异常困难,几乎跟后世的空军飞行员一样金贵。
以至于他们还试着骑马劈砍,演武一番,都发现事情果真跟庆忌所说的一样……
但,说到底那所谓的“马鞍”,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鞍垫!
基本上,贵族出身的大将,都有一定的马术底子。
在此之前,庆忌便已经得到消息,在他率领七国联军围攻晋阳城的时候,中原就已经爆发了一场战争。
若是马匹装备了这些马具,岂非可以轻松的组建一支骑兵部队?
实际上,庆忌可没有在撒谎。
“驾!”
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
无奈之下,曹伯阳只能派遣使者,向郑国与吴国求助。
蒯聩此来,实在是有求于吴国。
马蹄铁且不说,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中继马嚼和缰绳之后最重要的发明。
有了马镫、马蹄铁和马鞍的配置,以及充足的战马,伍子胥要训练一支铁骑兵团,又有何难?
于是卫侯姬元打着援救曹国的旗号,跟宋军在陶丘激战。
“寡人之前就已经命干将督造马镫、马蹄铁和马鞍了。不出三个月,便能交付使用。”
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