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大概在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
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号,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人,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到这个时代,鲜虞的主要敌人是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臣属部族,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
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中行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但并未灭掉鼓。
当年八月,晋灭肥,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
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
之后,荀吴又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
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到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就庆忌所知道的,平中之战后的第二年,鲜虞人就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建国。
而中山国所居之地,大概是后世的山西、河北一带,甚至是到恒山以南的地方。
还不等范蠡说完,站在一边的伯噽眉头一皱,说道:“让范氏、中行氏位列诸侯,也就罢了。”
那里靠近于河套地区,水草丰茂,盛产战马,这就是中山国最大的倚仗!
至于是否会养虎遗患,这就不是庆忌要担心的问题。
根据黑冰台给出的情报,在这一次的中原大战开始之前,晋国就进行了紧急动员令,招募士卒,组建新军。
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顽强,而且具有传奇色彩的国家。
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一直到公元前296年,中山国才为赵国所灭!
这期间,中山国的国运历经风雨,几次亡国,又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复兴,并屡克劲敌,跻身强国之列。
“不妥!”
庆忌所期望的,就是中山国能争气一些,搅乱中原的局势,以便于吴国能够韬光养晦,和平发展国力。
以范蠡的为人,及其能力,相信能在与中山君的交涉中,为吴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哪怕是到了后来,中山国一直都在学习华夏的先进文明,频频参与列国之间的纷争,始终也没有得到认可。
……
“少伯。”
范蠡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若我吴国远交于鲜虞人,则使其崛起,与齐、卫、晋等国相争。”
庆忌已经打算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以此来让吴国称霸天下,巩固霸权。
再者说,吴国与中山国做生意。
历史上的中山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
后来,魏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率军队,经过三年苦战,最终占领了中山国。
在建国之后,中山国的国力,甚至是比卫国、燕国更加强盛。
“再者说,鲜虞之地盛产战马,然武备松弛,我吴国可以从中兜售大量的武器盔甲,军需辎重,使鲜虞人壮大起来……”
翌日,庆忌率领大军南下,赶到阴地与孙武、伍子胥所率领的五万吴军会合在一起。
“臣在!”
“中山国可以良马,来低价换取我吴国的武器盔甲,军需辎重。若有需要,寡人未尝不可派人进入中山国,教授他们战阵之道。”
“使中山国位列诸侯之事,暂且不论,可让中山国强兵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