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89章 拉拢范氏中行氏
对于庆忌的主张,在座的的诸侯卿大夫们,都不禁微微颔首,深表赞同。
晋国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若晋人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哪怕是声势浩大的数十万诸侯联军,都未必不会折戟沉沙。
最关键的是诸侯们各自为战,宛如一盘散沙的话,难免会被晋军逐个击破……
所以,在庆忌的主张之下,诸侯真的要划地分晋,还需要等到击败晋军的主力,捣破晋国的都城新田、绛都之后再说。
“吴侯,不知道你认为,我联军应该如何击败晋师主力,捣破晋都?”
齐侯吕杵臼眯着眼睛问道。
“二三子请看。”
庆忌来到席间,站在了铺在地板的羊皮地图之上,拔剑出鞘,指着“朝歌”(沫邑)的位置,说道:“迫于我联军的威势,赵鞅所率领的晋军已经解了朝歌之围,北上进攻邯郸城。”
戎狄之军战败而逃,析成鲋逃亡成周、小王桃甲进入朝歌城,与士吉射、中行寅会和。
庆忌饶有兴致的举起酒爵,笑吟吟的说道。
他这样的战略,才是最为稳妥的。
“唉!”
但,现在士吉射与中行寅是为晋国的叛臣。
绝不可能。
“寡人认为,我联军兵多将广,不可被赵鞅牵着鼻子走!”
“吴侯,请!”
听到庆忌的这一战略后,在座的诸侯、卿大夫们,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前期,士吉射、中行寅为能够打击晋国后方以减轻朝歌城的正面压力,派遣亲信大夫析成鲋前往戎狄,挑拨戎狄与晋国的矛盾,联合狄军袭击晋国绛都。
“如之奈何?”
面对各国大军的围攻,赵鞅还能镇定自若的指挥,以少胜多,取得了铁之战的胜利,不可谓不是一场古代军事史上的一种奇迹。
“善!”
士吉射好奇的询问道:“吴侯何故叹气?”
“请!”
“邯郸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晋军必然不能轻易攻克。赵鞅的战略意图,在于速战速决,以邯郸为据点,诱使我联军进犯!”
以赵鞅为首的晋军主力,必然会在晋西北跟联军一战,这为庆忌那边分担了不少的军事压力。
夜幕降临。
庆忌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的人。
难得庆忌会这样看重他们。
而庆忌要对付的,则是新田、绛都的智氏军队。
“齐、燕、中山、卫四国可出兵攻取晋国北部的棘蒲、柏人,以对晋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范子、中行子,来,寡人敬你们一爵!”
在黄池郊外,吴王行辕当中,此时大帐之内,还是灯火通明的一番光景。
士吉射与中行寅连忙举起酒爵,掩面而饮。
“吴侯,那新田、绛都那边,就交给你们了!”
就跟之前的中原大战一样。
庆忌坐于主位上,下首的左右两侧,则是御史大夫范蠡,以及御史中丞伯噽,还有原来晋国范氏的宗主士吉射,中行氏的宗主荀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