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87章 诸侯划地分晋
昔日齐桓公称霸时,楚成王屡屡用兵中原与齐争霸。
齐桓公死后,楚成王因宋襄公欲称霸,故又与宋争斗。
在孟之会上,不讲武德的楚人,还绑架了宋襄公,打算逼迫宋国就范,可惜没有得逞。
之后,楚成王派兵救郑,与宋军战于泓水,射伤意欲称霸的宋襄公,击败宋军,宋襄公在是役受伤死,楚国军威大振,楚自此称雄中原。
但是,接下来楚军在城濮之战为晋所败,向中原发展受阻……
当时的楚成王,就得过“天子赐胙”。
周天子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guo。”
意思是说,南方夷越,由你楚国管,这里的南方,不仅指长江以南,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讲,就是汉江、淮河及长江流域。
周天子也留了一手,就是不要侵中原,没有授权楚国讨伐诸夏之权。
第一次,得到天子的承认,认可了楚国在南方的大国地位,与当年楚武王求王不得而自立强得多……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划分,不能不区别对待。
意气风发!
中山国,被中原人称之为“鲜虞”,属于外夷,不与华夏同。
在历史上,单子宁是为“单武公”。
参与订立盟约的人要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称为“歃血”……
杵臼怎能不知?
灵案上,摆放着牛头、羊头、猪头,以此三牲祭天,焚香祷告。
单子宁,是为周王室王畿之内的单国的国君,是为周王室的正卿,属于诸侯序列,又不等同于诸侯。
说真的,这些年来,晋国的所作所为,的确过分,但是还谈不上残暴。
其余代表国君出席会盟的卿大夫,或者是范氏、中行氏的宗主,戎狄、胡人的首领,都没有资格登上祭坛,只能站在祭坛的下一级台阶,参与结盟事宜。
作为周天子的使者,单子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诏书、祭文,开始念诵起来。
哪怕是歃血为盟,也是一样。
这可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二三子,天下苦晋久矣!”
单子宁接过铜盘后,又跪在齐侯的面前,说道:“齐侯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吴侯,次者诸侯也。”
旋即,杵臼用手指蘸了一下铜盘中的牲血,涂在嘴角,又在额头上画下了一道血痕。
纵观他的所作所为,的确当得起“成”的谥号!
有四十九级台阶,上边是祭坛的顶部,中间还有陛台(巨大的台阶)。
司城子梁却与赵鞅饮宴,还送给赵鞅一份礼物,原本是一见如故的两个人,礼义上的往来而已。
这样的规矩,早就在会盟还未开始之前,就已经定下了。
所以说,现在的晋国已经是天下皆反,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了。
只不过楚成王最后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滚滚的浓烟冲天而起,宛如黑色的巨龙一般盘旋在会场的上空。
不多时,就有一名内侍取来鸡、狗、马之血来,都放在一个铜盘中。
何以也?
因为这一次诸侯会盟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
“此番会盟,不破暴晋誓不还!”
单子宁又端着盛满牲血的铜盘,跪在了庆忌的面前。
所以,祭坛之上,像是吴、齐、宋、卫、郑等国的国君,即诸侯才能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