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33章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金陵城西侧,公子吴鸿的府上。
此时,在书屋当中,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公子鸿坐于主位,坐在一侧的,正是公子鸿的恩师,吴国的右丞相孔丘。
两边的席位上,端坐的人,无不是达官显贵。
不过,人数并不多。
有公子熙、治粟内史曾点、少府被离、太仆申息、上大夫狐庸,以及庆忌的两个叔父,位居九卿的烛庸、掩余。
这可谓是高朋满座。
九卿之位,占了五个,特设九卿一个,另外两个则是吴王的公子。
八个人坐在一起,商议大事。
何事?
公子鸿三缄其口,没有说话。
“以公子如今在吴国的人望,要夺得储君之位,不难。”
“公子不论是为了自己,为了如梦夫人,或是为了我等,为了吴国的万民,切莫悲悯自己!”
“若恒弟能继承父王的意志,守土开疆,我等何不能辅佐他,成就一番空前绝后的伟业?”
一听宋国带军队来攻打,便里应外合,杀了竖刁,并绞杀了公子无亏。
他对于王位,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兴趣,都是孔丘、申息、烛庸这些大臣非要推他上位不可的。
齐国历经五公子之乱后,国力那是大不如前……
“然,吴王之位,本非鸿所愿也。”
但齐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滥杀群吏,并扶持公子昭的哥哥公子无亏上位。
公子无亏在位只有三个月,死后也无谥号。
但公子无亏实际上是庶子出身,根本无法统领齐国。
在齐桓公晚年,易牙、竖刁与启方三人乱政,再配合齐室五公子,那一团混乱持续了四十年之久。
孔丘听到这话,有些气恼的说道:“鸿公子,你怎么还不明白?”
出逃的储君公子昭,前往宋国,请来当时可能成为春秋第二霸主的宋襄公帮忙……
万一公子鸿烂泥扶不上墙,不打算成为吴国储君,最难受的便是他们。
此时,孔丘皱着眉头道:“公子,大王欲立储,而今诸公子当中,唯有公子你,以及恒公子为候选。”
公子熙听到这话,只是讪讪的笑道:“兄长说笑了。”
迂腐!
当年的齐国“五公子之乱”,造成的内耗是难以估量的。
孝顺如公子鸿,对于庆忌的淳淳教诲,是永不敢相忘的。
“届时,公子便可跟着扶正,成为大王的嫡长子……”
“我……”
公子鸿旋即大手一挥道:“争,我要如何争?”
“再者说,吴恒为人,高傲自负,向来不与诸兄弟友善。若他日后继承大位,则我等兄弟,且不说有无杀身之祸,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难道兄长要辜负父王的厚望?”
“……”
试问,这样的惨痛教训,吴国怎能不引以为戒?
“兄长!”
之后剩余的齐国公子相继弑杀储君继位。但其中有一位公子雍,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成功登上君位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