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87章 天圆地方地心说
天圆地方,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地平说,也是在讨论天之道与地之道。
这一“天圆地方”的概念,倒不是庆忌提出的。
《黄帝内经》中已提出了五运六气的学说,总结了天地能量的运化。
每当天地间能量发生变化时,就会逐渐表现在可观测的宏观世界。
比如当春天以东方七宿为代表的“木”属性能量到来时,大地解冻、种子萌发、万物复苏。
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随着四季的变化,人体生命的健康状态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朝堂之上,如孔丘、范蠡、计然、老子等哲学家出身的大臣,听见庆忌提出的“天圆地方”的概念,都听得如痴如醉,很是入迷。
尤其是老子!
过了不久,穆勒就朝着庆忌行了一记抱胸礼,缓声道:“尊敬的吴王阁下,实不相瞒,鄙人对吴国的学术氛围,还有吴国各方面的成就,都见猎心喜,只是……”
知道穆勒的师傅是毕达哥拉斯后,庆忌也是不禁眼前一亮。
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大地都是近似球形的。
毕达哥拉斯在宇宙论方面,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
老子是为道家的开山鼻祖,对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最为痴迷。
“这……”
“穆勒先生,实不相瞒,寡人认为,我们人类所在的地方,是一个球体,是为地球也。”
然而,概念是这样的概念,谁都不敢确信……
此时,在听见庆忌认为地球是一个球形后,穆勒也是忍不住一脸激动的神色,说道:“尊敬的吴王阁下!”
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毕达哥拉斯经过万水千山,游历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文化水准极高的文明古国——巴比伦和埃及,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文化……
“正是!”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此时,宇宙的概念虽已出现,却还没有行成一个词。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任何一个学过代数或几何的人,都会听到毕达哥拉斯定理。
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
“宇宙”一词,最早出自《尸子》这本书,《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对于探索宇宙的奥秘,道家出身的人,岂能不如痴如醉?
这个“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坛,是人永远也看不见的。
他还有一套这样的理论:地球沿着一个球面围绕着空间一个固定点处的“中央火”转动,另一侧有一个“对地星”与之平衡。
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他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闻言,庆忌一笑置之,又颇为好奇的询问道:“你的恩师是毕达哥拉斯?”
这一著名的定理,在许多数学分支、建筑以及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古往今来,华夏人曾提出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
总的来说,毕达哥拉斯是一个很牛掰的人物。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