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81章 雄主驾驭强臣
听见庆忌说自己不善树人,不善于栽培人才,阳虎的心中是颇为不服气的。
于是,阳虎低着头进言道:“大王可能有所不知。”
“鄙人在鲁国时,提拔三人,皆为令尹之官。”
“鄙人在齐国时荐三人,一人得近国君,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
“若是如此,岂不能证明鄙人有识人之明,有树人之能?”
闻言,庆忌眯着眼睛问道:“但,最后那些人是如何报答你的?”
“这……”
阳虎的神色颇为落寞,叹气道:“这些人,最后都无一例外,在鄙人获罪的时候缉捕鄙人,落井下石……”
“大王所言极是,鄙人的确没有识人之明,也是所托非人。”
听到这话的庆忌,只是莞尔一笑道:“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长大后反而刺人。”
阳虎是个实干家,想在刀光剑影之下实现自己野心。
因为,一个不慎,极有可能会让吴国蒙受不小的损失。
不客气地讲,孔子想做官,曾一度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差点做出了傻事来!
在原来的历史上,季孙氏的家臣公山不狃召见孔丘,想让孔子出仕,孔子都已经准备前往,幸好有子路在一边劝阻。
闻言,阳虎郑重其事的朝着庆忌作揖道:“大王,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有二心。”
且不说这是否属实,就庆忌看来,这一句话,很有水平!
于是,庆忌打算最后再考较一下阳虎。
孔子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老师讨厌阳虎,唾骂阳虎,学生自然要效仿之。
阳虎也好,孔丘也罢,都有追名逐利之心。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推销自己,希望有人赏识,借以进入仕途。
但是,阳虎有些话,确实是说过了头,过于绝对化,没留丝毫的回旋余地。
对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来说,老师的好恶,自然是自己的好恶。
他的这种不安分守己的行为,破坏了官场上的游戏规则。
这样一来,孔子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其脸谱也要另描了!
对于阳虎的遭遇,庆忌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多谢大王!”
在还没有确定阳虎是否能为我所用之前,庆忌并不打算委以重任。
且不说样貌大同小异,在才干、野心上,二人都有些相似。
不仅不捧他、吹他,反而要抓他,要他的老命……
人性,是极为复杂的东西。
反正,现在的阳虎也是走投无路,投靠到吴国,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失,这对于阳虎而言,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阳虎,你凭什么认为,寡人一定会用你?”
“……”
若不是子路爱惜老师的名誉,力劝孔丘放弃糊涂的想法,孔子或许真的会与公山不狃同流合污。
看起来,阳虎的确是有自知之明。
“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应酬,甚至心怀鬼胎,表面上委与虚蛇,却在暗中欺君而谋私利。”
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