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20章 六家分晋
郑国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
齐国则实行了改革,齐桓公开始称霸。
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
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
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
七穆执政时期,只有子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
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郑国,此时在天下列国当中,还称得上是一个“大国”,有着不弱的战争底蕴。
若是他们执意顽抗到底的话,吴国是很难驯服郑人的。
“若晋侯一死,则当何如?”
伯噽摇摇头道:“郑国上下,还在敌视我吴国。”
这是在“资敌”!
“大王,若要拥立郑国的新君,使郑人臣服,怕是也不容易。”
“寡人唯恐郑国一灭,最后得到便宜的只会是晋人。”
而是,有的时候效果实在是不咋地。
要灭掉一个郑国,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待一些小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待中等国家的郑国?
“灭郑,不可为。”
庆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终于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摆了摆手道:“吴晋两国联手灭郑,不难,难的是如何确保我吴国能守得住这些城邑土地?”
伍子胥回答道:“大王,臣这一生,阅人无数,几乎从无差错。”
这是现在让庆忌最头疼的一点。
“请讲。”
“熊宜僚跟专诸、要离一般,可以说是天生的刺客,胆子够大,且勇不可当。大王若用熊宜僚,定能杀死晋侯姬午。”
“现在主动权已经握在了郑人的手里,突破口就是郑伯。”
刺王杀驾这种事情,伍子胥是十分擅长的。
只是按照晋国现在的国情,晋侯姬午要是英年早逝,年幼的新君一定会被架空权力,然后六卿的权势将进一步扩大。
他们能想到的事情,晋国也能想到。
一个是楚庄王时期的熊宜僚,善于弄丸为戏,可敌五百人。
即便吴晋两国联军,倘若没有全力以赴,一样能让郑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然后伺机复仇。
这是最无奈的事情。
“如何为之?”
伯噽跟着赞同道。
“这……子胥,你是让寡人派刺客,行刺晋侯?”
伍子胥回答道:“晋侯一死,其子年幼,必驾驭不了强臣,晋国六卿必定生乱,忙着内斗,瓜分晋侯之权。”
吴晋两国之间,也是勾心斗角的。
庆忌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思考起来。
即便是打下来,最后晋国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刺杀晋侯姬午?
“……”
这个时候,还能化被动为主动,破解如此困局吗?
伍子胥沉吟片刻后,缓声道:“大王,我们可以让郑人无从选择。”
对于阴谋诡计,庆忌不是不屑用之。
庆忌又岂能白白便宜了晋国?
另一个熊宜僚,则是白公胜之乱时勇士。
正如庆忌信不过晋人一样。
“大王,臣有一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