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01章 海上丝绸之路
“寡人之意,是组建一支五千人的商队。”
坐在陛台上的庆忌,语重心长的道:“真正的商贾、士子一千人,负责护卫、押运的精兵、车夫、杂役四千人。”
“商贾、士子可从民间征召,并加以遴选,车夫、杂役,必须是我吴国的精兵,一定要确保货物不失,确保商队的安全。”
“……”
庆忌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不然不可能做出这种周到的谋划。
因为从吴国到阿契美尼德帝国,甚至是更远的西方,迢迢数万里,其中可能会遭遇到很多状况。
譬如山贼流寇拦路打劫,甚至是一些番邦小国不给通行,还可能起了杀人越货的心思。
因此,庆忌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这是吴国,也是华夏对西方的第一次贸易,庆忌非常的重视,不容有失。
“五千人的商队?”
孙武的想法是跟庆忌不谋而合的。
顿了一下,文种苦笑一声道:“大王,恕臣直言。番禺固然早些年已经并入我吴国治下,在岭南六郡当中,算得上富庶,但是相对而言,却还是一穷二白。”
东海航线是齐国带动的。
毕竟,这是有先例的。
闻言,庆忌只是摇摇头道:“有舍才有得。寡人这一次将番禺作为南海商路的起点,正是准备带动岭南六郡的经济,进行大开发。”
计然与文种旋即答应下来。
不过,庆忌的野心更大。
“所以,寡人准备开辟一条海上的商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华夏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
这是南海航线。
五千人的商队,这可以说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了。
秦国怎能不怕吴国突然袭击?
“孔子何在?”
“大王,臣以为不妥!”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经济。
不过,庆忌也不介意秦国占一下便宜。
“臣在!”
如齐国人在北方,跟番邦小国做生意。
“延陵也就罢了,有着很好的基础,出海远洋不成问题,只是这番禺……”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庆忌所知道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另外……”
所以,庆忌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海上丝绸之路开创期!
因为现在占多大的便宜,可能后边都要吐出来。
不错!
“诺!”
庆忌的想法,正是另外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吴国出海远航,进行对外贸易,毫无疑问会带动吴国各地方的经济。
现在秦人为了交好吴国,可能不会收取关税。
东海航线,也叫“东方海上丝路”。
“若要在番禺开辟港口,并出海远航,恐怕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臣只怕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