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75章 荆国都城之选
天下只有一个楚国!
这已经是熊轸最后的底线。
庆忌倒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跟熊轸纠缠下去。
“好!”
庆忌轻笑一声道:“楚王……不,楚公,寡人可以做主,清发水以东,为荆国,清发水以西,为楚国。你可满意?”
熊轸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于是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在荆山一带建立了荆国,建都于丹阳。
所以说,荆国,其实是楚国的旧称。
荆楚荆楚,不外如是!
这时,庆忌又慢悠悠的道:“楚公,实不相瞒,伍子胥、伯噽等公卿大夫,要求让你入吴为奴三年,以示臣服。”
“然,寡人考虑到这有失你的身份,是故推辞。”
小则方圆三十里之地,大则方圆五十里之地。
毕竟,他之所以索要沈诸梁三人,只是在试探一下熊轸。
既如此,庆忌现在又何必太过吝啬?
做完这些事情后,庆忌并没有立刻折返吴国,而是为接下来的荆国内政考虑起来。
庆忌知道,吴楚两国日后还会爆发一场大战。
熊轸立刻扭过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模样。
站在一边的范蠡摇摇头道:“不妥。”
实际上不接壤的国家,就只能领一块飞地,派大臣去治理和驻军。
所以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里,若是荆楚两国同时发展民生,楚国不及荆国。
“大王,而今楚国虽残破不堪,数年,甚至是十数年之内不敢东向,然以荆公都于随,毕竟危险。”
这两个抉择,对于新生的荆国而言,有利有弊。
养虎为患的事情,庆忌不会去做,只是他现在必须要妥协一下。
白公胜一死,只留下穆姬这对孤儿寡母。
闻言,伍子胥暗暗思索片刻,便道:“大王,臣以为可将荆国的都城,定于随。”
即便熊轸有心富国强兵,也有沈诸梁、子西、申包胥等楚国忠臣的倾力相助,都难以抵挡这一遭。
于是,庆忌又专门找来治粟内史范蠡、御史大夫伍子胥与廷尉伯噽三人,到随城的宫殿议事。
不过,作为吴国西面的屏障,荆国现在已经能跟楚国相提并论。
家家户户,没有多少存粮且不说,青壮年男子也是少之又少,十不存一。
翌日,庆忌与熊轸就在随城的禁宫当中,订立国书。
楚国的腹地,不论是南阳盆地也好,江汉平原也罢,因为战火的侵袭,而变得破败不堪。
究竟是将荆国的都城建立在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还是作为荆楚两国的前哨站,以此震慑楚人?
见到这一幕,庆忌亦是有些好笑。
……
秦军打道回府,庆忌则是亲自操刀,为这次跟着吴国一起伐楚的蔡、徐、钟吾等九国划分城邑土地。
因为吴国的附庸国,其执政大臣都是吴人,就连其国都皆有吴军驻防。
“请大王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