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59章 堂堂正正之师
“大司马,军中尚有多少口粮?能支持多久?”
命宿卫将伯噽带下去重打三十军棍后,庆忌又把目光放在孙武的身上。
孙武闻言,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回答道:“大王,尚有粮食不到四万石,最多供给我军十日左右所需。”
出征在外的士卒,一个月的口粮大约三石三斗左右。
联军的将士来自五湖四海,但仍然是以粟、稻为主,再加上一些野菜熬制的汤,条件很是艰苦。
除了高级将领外,很少有肉食,除非杀马,这也导致,士兵需要通过大量的食物来维持一天的消耗。
这不能与现代相比,毕竟现代食物油性充足,人体需求的热量很容易满足,所以吃的少。
吴国的一石,大概就等于现代的三十斤,所以推算下来,吴军士兵一天口粮基本在三斤左右。
而现在,前线的联军将士还有四万余人,仅一天就要消耗十二万斤的粮食。
也就是联军每日要消耗四千石口粮!
没有人敢回答庆忌的这句话,即便是孙武、伍子胥都不敢夸下海口。
是去是留,皆在庆忌的一念之间。
蔡侯申没有说下去。
庆忌的寝帐中,仍旧是灯火通明的一番光景。
毕竟,现在联军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
夜半三更。
“不可!”
因为联军一旦撤退,届时随城里的楚军必然趁势杀出。
庆忌皱着眉头道。
只见吴王庆忌躺在自己的行军床上,辗转反侧,实在是难以入眠。
因为不但是将士,战马也需要吃大豆、干草,甚至是粮食来补充能量。
这个时候,伍子胥沉吟片刻后,说道:“大王,后续的第二批粮秣辎重,至少需要一个月后,才能运抵前线。”
两个选择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长久之计,一个是眼前的利益。
“容寡人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诺!”
不多时,仍旧是顶盔挂甲的孙武,就亦步亦趋的进入寝帐当中,朝着庆忌躬身作揖。
“若是我联军再征粮,恐怕……”
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
这个时候,倘若联军在楚国各地征粮,无疑是将楚人逼上了绝路。
春秋时期,不同于后来的乱世。
大争之世!
“蔡侯,难道你要坐视我联军将士忍饥挨饿,最终为楚师所败乎?”
这时,寝帐外边响起一名宿卫的声音。
一个是杀鸡取卵,一个是竭泽而渔!
伍子胥嗤笑一声道:“楚人,仍旧心向楚国,不值得同情。”
因为在清发水一带,被楚军焚毁的不止是粮草,也有各种各样的器械。
而选择撤退,明显会沈诸梁抓住有利战机,然后一战而灭联军。
“谢大王。”
这样做所导致的后果,无非是楚人更加仇恨吴国,不死不休,为吴国未来统治这一片楚地埋下祸根。
这一次,庆忌并没有当机立断,而是挥了挥手,让众将退下,自己则是闭目冥想起来。
人们的道德素质还有一定的底线,至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选择让自己身败名裂。
庆忌也想维持住自己的人设,对于楚国的黎庶秋毫无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