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41章 中心开战法
庆忌所提出的这一奇袭郢都的战术,实际上是非常冒险的。
庆忌冒的起这一风险,只不过要去执行这一战术的将士,恐怕将九死一生,命运多舛。
“大王,我吴军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
伯噽不解的问道。
“伯噽,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
“逆水行舟,速度迟缓,吴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寡人为战,务求速战速决,不可拖泥带水,致使士卒死伤过众。”
“大王,臣愿率一支劲旅穿过雍澨,奇袭郢都!”
大司马孙武主动请缨到。
孙武所谓的五千精甲,自然都是精兵,清一色身穿盔甲的精兵!
小国寡民,像是蔡国、钟吾国、徐国等,士卒的披甲率一般是一比七甚至更低。
若能领兵踏破郢都,对于他们而言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哪怕是国力鼎盛的强国,如晋国、齐国,士卒的披甲率也只是一比四!
伍子胥为人嫉恶如仇,性格暴烈,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毋庸置疑,只是让他率军去奇袭郢都,难免会有些意气用事。
先打击敌中心的关键或要害部位,然后再向四周扩大战果。
一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和国家的状况做不到。
这并不是说伍子胥在行军打仗方面不如孙武,或者庆忌更信任孙武。
中心开是一种战术。
在孙武与伍子胥之间,庆忌选择了孙武。
但,这只是一个标准。
庆忌这才想起来,的确是有这种经典战法。
雍澨这个地方,在云梦泽的北部,汉水之东,隔岸相望的是权地。
伍子胥当即肃容道。
春秋时代,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庆忌估测,楚军上上下下,现在的披甲率也不过是一比七!
“中心开?”
也就是说,在十几万吴军当中,真正配备盔甲的将士,仅仅是三分之一!
“如此,岂非更好?”
但是这并不阻碍披甲率可以作为判断军队的战斗力的一个因素,因为披甲率的高低也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高低。
因为每个国家会因为富庶程度不同,军事制度不同而导致披甲率的截然不同。
至于吴国的对手楚国,现在士卒的披甲率更低,标准一降再降。
他倒不是怀疑孙武在托大,而是担心孙武发生意外。
在西方的一场经典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会战)中,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掌握的兵力、火炮数量均弱于俄奥联军。
但,这在冷兵器时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
庆忌皱着眉头道:“寡人所虑者,是一旦沈诸梁察觉到大司马率领孤军深入,恐会派兵四面围攻。”
他需要一个能时刻都保持一颗冷静头脑,可以审时度势的大将,孙武无疑是最佳人选。
毕竟这一次他们孤军深入楚国腹地,风险太大,作为一军的主将,必须要慎之又慎!
他跟伯噽一样,生为楚人,但几乎满门都被楚国抄斩,与楚国有着血海深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