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86章 垦畦浇晒制盐法
“一千石?”
听到这话,旁边的伯噽不禁咂舌道:“那岂不是说,各地的制盐作坊,除去其他的成本和人工费,仅纯利润就能给国库增加一百金之税收矣?”
庆忌先前还不知道这一千石的食盐是一个什么概念。
不过听伯噽这么说,一千石食盐等于一百金之后,这怎不让人心怒放?
难怪食盐这一行业是牟取暴利的,看来真的是跟抢劫差不多!
这哪里是白的食盐?
分明就是黄灿灿的金子!
一日百金,十日千金,一年下来有四万金!
加上各地的制盐作坊,光是食盐这一块,吴国每年都至少能创收入达到六万金!
这还是保守估计!
庆忌微微颔首道:“昔日,食盐市场大多被齐国的盐商垄断。”
但是,庆忌也期望吴国的劳苦大众能吃上这种精盐。
“然也。”
恰恰相反,那些公卿大夫,高高在上的贵族们反而认为越珍贵,越与众不同的东西能衬托出他们高贵的身份!
“盐场的规模要继续扩大,要多招人手,由伱负责所有事宜。”
范蠡确定不是地地道道的商贾?
不过,历史上的范蠡,的确是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吴国反而还提高了食盐的价格,还要不要人活了?
自古以来食盐并没有粗盐和精盐的说法,因为无论是煎盐法还是日晒法所制作出来的食盐都大同异,几乎没什么区别。
“然,而今我吴国用的是这种垦畦浇晒制盐法,垦畦浇晒制盐法生产出来的食盐颗粒饱满,其味够咸而无苦涩之味,颜色雪白,可称之为精盐也!”
范蠡作揖道:“然,大王,若仅仅是为满足黎庶之需求,而不能给国库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恐怕我吴国亦无法垄断整个食盐市场。”
“寡人还将专门派遣军队驻扎在每座盐场一侧,闲杂人等禁止进入盐场。”
做生意,范蠡是鼻祖级别的存在!
“大王,此话怎讲?”
“大王英明!”
“二三子,此粗盐与精盐孰优孰劣乎?”
现在吴国的国库不缺这点钱,但是底下的几百万黎庶有的连所需的食盐都不够吃。
“诺!”
“正是此等道理。如今市场上的食盐多出自于齐国,齐国自身便是靠着盐铁之利发家致富。”
“如今我吴国之制盐条件并不比齐国差多少,又有了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不仅能大批量地生产食盐,生产出来的食盐质量上乘。”
庆忌缓声道:“此垦畦浇晒制盐法我吴国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为外界获悉!”
奸商!绝对的奸商!
庆忌又沉声道:“垦畦浇晒制盐法只能掌握在我吴国手中!”
庆忌摆了摆手道:“我吴国用垦畦浇晒制盐法,制作这种精盐,为的不仅是给国库多增加一点收入,还要造福于民。”
精盐的价格提高,吴国的财政收入肯定会增长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