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78章 温水煮青蛙
对于名利,季札实在是十分淡泊的。
父寿梦欲立之,辞让。
兄诸樊欲让之,又辞。
诸樊死,其二弟余祭立。余祭死,其三弟夷昧立。
夷昧死,将授之国而避不受!
季札三次让国!
他有三次机会君临吴国,可是都没有接受!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国君。
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举凡出仕者,无不为扬名立万,封妻荫子。而今叔祖将要功成身退,何不为儿孙考虑?”
闻言,季札顿时以头抢地!
“大王如此封赏,请恕老臣不能接受!”
庆忌说出可能退位让贤的话,自然是推诿之词。
由于该邑处在淮河以北,为楚之边陲而与吴国相望,所以成为吴楚之争的前哨,黎庶无一日安宁,隶属关系也常常变更。
吴国在最新的封君制度上,已经作出了最新的阐述。
要是一个封君的食邑,传承了五代人之后,仍旧是碌碌无为的那种,食邑会被国家收回去!
难道,季札真的不想为儿孙留下一份基业吗?
而在吴国,有封地而非食邑的封君也有,譬如一些百越部族的首领或者国君,像是岭南六郡那里。
“叔祖!”
州来位于八公山之北、淮河以东,原本有个历史古国叫州来,因为其弱小,春秋时被楚国吞食而成为楚的州来邑。
没有人能做到真的无欲无求,只是像季札一样淡泊名利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州来邑的人口也不少,大概有三千余户,一万三千人,算得上是一座上等城邑!
这是因为季札的人望,这才吸引那么多黎庶到州来邑定居的。
就连原来吴国的老世族大臣们的封地,也被一并改为食邑,而且并非是真的世袭罔替,与国家休戚与共的那一种。
季札的州来封地,也被转化为食邑,甚至季札还愿意做出表率,自己领着一千户的食邑,原来的封地根本不要!
正是有了季札的这种不遗余力的帮助,庆忌才能在改革封君制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顺利。
季札瞬间破防,泣不成声的道:“切勿有此念想也。老臣福薄,不可居于高位!”
庆忌走下来了陛台,来到季札的跟前,扶着他的胳膊,真情流露的道:“叔祖,你的功劳,举凡我吴国群臣,莫有可比肩者。”
季札作为吴王寿梦之子,先后辅佐过六代吴王,一开始是以延陵作为封地,故称“延陵季子”,只是后来被改封为州来。
如孙武、文种、范蠡等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何以投奔到庆忌的麾下,为吴国效力?
顿了顿,庆忌沉吟片刻后,便道:“季札听封!”
“大王!”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州来之封地甚大。再者,老臣实在不敢有世袭罔替之想,故请大王收回成命,莫要折煞老臣也!”
“叔祖,话虽如此,然,有功不可不赏。叔祖于我吴国社稷立下泼天之功也,今欲归隐,寡人当为叔祖封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