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34章 杀不得放不得
“击鼓!进军!”
淮水南岸,庆忌在看见吴军将士已经基本上在对岸有了立足之地后,立马下令,全军强渡淮水。
“咚!咚!咚!”
沉闷而又充满肃杀之气的战鼓声,再一次响彻整个淮河旷野。
激战到这个时候,吴军后方的舟师也已经全部赶到淮河。
这就意味着,吴军的战场能放在大舟之上,然后以兵车碾压溃逃的敌人。
“杀!”
“噗嗤!”
一名吴军将士暴喝一声,就挺着青铜长矛,一击就戳穿了一名敌兵的胸口,戳出一个血窟窿后,他还飞起一脚,将这个敌人踹飞出去。
“撤!”
生活在军事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相结合制度下的农民,平时生产和参加军训,战时聚集成军,在太庙命将,发放车马、甲胄、兵器,战毕解甲归田,保留着“寓兵于农”的传统。
农就是庶人,除老弱残疾者外,所有成年男子都须接受军事训练,三季务农,一季讲武,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大演习。
“唰!”
因为几乎每个吴军士卒在杀死一个敌人后,都会割下其首级或左耳,以此为标记,然后放在腰间别着的布袋中……
遇有战事,要随时听从调发,充任步兵,役期依战事的长短而定!
“噗嗤!”
而在这种地势平坦,几乎一马平川的旷野之上,战车兵面对四下逃窜的敌人,无疑是碾压的存在!
“轰隆隆!”
此役,吴军杀敌一万有余,俘虏五万多人。
“这是一群疯子!恶鬼!”
“吴蛮子疯了!”
公室军队多建于西周诸侯受封立国时,主要成员是国人中的士和农。
而随着井田制日趋瓦解,军赋再次扩征。
面对不远处的敌人,战车上的弓弩手也跟着张弓搭箭,准确无误的射出去一箭,将其射杀。
在这个时代,诸侯国的军队主要由公室军队和世族军队组成。
所以他们就被随后赶来的士卒抓住,跟驱赶牛羊一般看押起来。
见到吴军将士都是这般狠厉的模样,诸侯联军的士兵都被吓坏了,顿时肝胆俱裂。
“降!我降了!”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士卒作战的能力以及士气。
吴军的战车已经通过战船运送了过来,整整五百乘兵车,足够弱势的诸侯联军喝一壶的。
对于投降的人,吴军是不能杀死的。
但,为时已晚!
有的实行用田赋,如晋国六卿实行的田赋制,就是按田亩数量征兵、征赋,其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
这就是中原列国的军队与吴国的军队在兵役制度上的不同,所导致的截然不同的差距。
他们有着极高的斗志!
对面逃跑的敌人,也成了他们眼中的军功爵位。
而某些卿大夫却在逐渐强大,国家的军事力量不可避免地为卿大夫所分割以至于瓦解。
两条腿的人,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
“快逃!”
眼看着逃生无望的诸侯联军的将士,都只能将武器扔到一边,跪在地上求饶起来。
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的诸侯、卿大夫,都被吴军生擒活捉。
随着越来越多的吴军将士登上岸边,并展现出摧枯拉朽的势头,诸侯联军根本挡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