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91章 家宴
说来说去,伯噽只阐述出一个不妥的地方。
那就是郡守的权力过大,西地又靠近楚国,一旦其中有人作乱,这个新设立的吴国新郡,极有可能被楚人夺回去。
或者,在楚人的鼓动下,自立一国,或分裂成几个小国!
这恰恰是庆忌担心的问题。
群舒、巢、钟离之地,过去那可都是一些方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现在仍是吴国的封君,权力不小。
要是他们仍旧不归服于吴国,庆忌如之奈何?
设置一个郡,只是增加西地被分裂出去的风险,而不会为杨锐分担多少压力。
“治粟内史,你意下如何?”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范蠡的身上。
似乎是早就猜到庆忌会询问自己一般,范蠡忙道:“大王,臣的意见与典客不谋而合。此时在西地置郡,不合适。”
时机未到!
所以,短时间内,吴国不需要担心楚人会反扑,然后遭逢大战。
按照礼仪,固然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但庆忌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紧接着,庆忌又下诏,擢升会稽郡郡丞孔丘为郡守,原来在会稽郡任职的孙武、文种等人,也都可以回朝,跟着着手迁都之事。
庆忌与自己的妻儿正在举行一场家宴,诸如季蔻、朱姬、季芈畀我等后妃,以及吴熙、吴鸿、吴恒等儿女都坐在一起。
嫡长子(三子)吴恒,季蔻生;
四子吴启,小狐生;
吴国在西地推行县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庆忌给了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筹备。
吴王后宫。
一旦发生战事,在都城驻守的常备军,也能尽快赶往前线。
庆忌微微颔首。
右丞相计然又进言道:“大王,臣以为我吴国应以新都金陵为中心,将官道通于四方,尤其是西地与会稽郡,为我吴国新地,理当大力修桥铺路,挖通水道,使水路、陆路尽皆畅通无阻,漕运无虞!”
季札郑重其事的回答道。
“父王。”
“便由你遴选一些能力出众的士子,到西地担任县令、县尉、县丞、主簿等官吏,政令一如我吴国旧制。”
九子吴训,滕玉生。
“回禀大王,最迟今年八月,大王便可迁都!”
庆忌微微颔首道:“善。寡人定于今年十月,正式迁都金陵,着太宰择吉日,典客伯噽负责遣使于列国,请列国使者入金陵观礼!”
“请大王下诏,裁撤部分常备军,以致合理!”
季札立马答应下来。
吴国的常备军在三万五千人,其中不包括被钟吾国与徐国养着的四千兵马,伍子胥麾下的一万人驻防于西地,以备不测。
庆忌点了点头,说道:“准奏!”
“鸿儿,你的学业近来如何?”
“诺!”
“大王,老臣以为,西地驻军一万五千人,实在过多,理当裁撤一些!”
庆忌朝着自己的长子吴鸿招了招手。
此时的吴鸿,已有六岁,庆忌早就为满三岁的儿子找了启蒙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所以不怪庆忌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毕竟,这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做到位。
计然的想法跟庆忌是不谋而合的。
好在,吴国的疆域土地算不上太大,地方设县治理,已经是绰绰有余的。
剩余的一万五千人,则是驻防于吴国本土,拱卫都城,以随时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