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89章 互换质子
“哈哈哈哈!”
听到子期这般充满威胁意味的话语,范蠡不禁放声大笑,道:“结公子问我,十万楚军对五万吴师,吴能敌否。范蠡便告诉你!”
“自我吴国先王寿梦起,吴楚大战六十余年,大小十一战,吴国七胜三平一负,常常以少胜多也,何不能大败楚师,以致全胜乎?”
闻言,楚国的君臣脸色都不大好看。
固然不甘心,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剽悍的吴军对战楚军,总是能以少胜多。
而且,吴楚鏖战数十年,吴军鲜有败绩,真正的大败只有一次,胜率比晋国更高!
自寿梦开始,吴国历经诸樊、余祭、余昧诸王,直至吴王僚,前后六十余年间,吴、楚两国互相攻战不已,先后爆发了十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这些战事大都是吴的进攻和楚的反进攻,以争夺淮河流域至长江北岸地区为重点。
吴楚十次争霸之战,分别是州来之战、鸩兹之战、庸浦之战、舒鸠之战、夏汭之战、乾溪之战、长岸之战、鸡父之战等。
而吴国唯一的一次败绩,是舒鸠之战。
吴诸樊十三年,楚令尹子木(屈建)率军讨伐叛楚附吴的舒鸠国,吴军前来援救舒鸠。
闻言,范蠡颇为尴尬。
楚国则是交出被扣押的蔡侯,承认吴国对桐、群舒、巢、钟离之地,以及六邑、潜邑这近二十座城邑的主权。
吴军的营寨前,旌旗蔽空,戈矛如林。
于是,范蠡滞留于郢都三日,终于跟楚国君臣谈出一个让彼此都还满意的弭兵条件。
“范……范子,不知吴王采纳否?”
楚国的疆域幅员辽阔,但也正因如此,需要太多的兵马驻防,而一旦吴国的精兵趁虚而入,疲于奔命的楚军恐怕是保不住郢都的。
楚军乘胜进围舒鸠,遂灭之。
战场上打生打死,但是一坐到谈判桌上,子西与沈诸梁都不得不低着头,朝着庆忌躬身行礼。
楚将子强等五人以“私卒”等少数部队将吴军引诱至预设阵地,与令尹子木所率的楚军主力夹击吴军,大破吴军。
唯独不见囊瓦的身影!
“芈申(沈诸梁)见过吴王!”
“轰隆隆!”
吴王诸樊为报此仇,又于同年十二月统率吴军攻打楚战略要地巢城,结果被楚守军射死,吴军被迫退走。
“盟书不可尽信。楚吴两国早先就有互好之盟,不也毁于一旦?”
一阵纷乱的马蹄声传来,只见楚军的土黄颜色旌旗飘飞着,数十辆兵车,楚军数以千计的将士就都浩浩荡荡的抵达吴军的营寨门口。
那个被充当质子的儿子,处境定然十分危险,极有可能被楚人大卸八块,以发泄对庆忌的愤恨!
饶是如此,庆忌还是先决定,订下弭兵之盟,之后再选择一个儿子到郢都做人质。
问题颇为棘手!
对于范蠡所促成的弭兵之盟,庆忌总体上是满意的。
打又打不过,防也防不住!
不跟吴国议和,难道非要拼个鱼死网破不可?
这时,一直坐在屏风后边,默不作声的国太孟嬴,终于出言道:“哀家之意,楚吴应弭兵也。”
吴楚两国约定,互换质子,并重新订立盟约。
庆忌有九个儿子,虽还都年幼,但也可以作为质子,到楚国充当人质。
而互换质子,事情有些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