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77章 上中下三策
吴军攻取居巢邑、昭关之后,又迅速分兵占领长岸与橐皋两座城邑。
在沈诸梁、申包胥所率领的楚军主力,接连被击败,援军无望的情况下,守卫长岸、橐皋的楚军象征性的抵抗一两日,便都开城献降。
吴军又挟大胜之势,一口气攻取巢地、钟离地。
巢与钟离,与桐、群舒一般,原本都属于楚国的封君,而且权力又跟附庸国的国君一般。
所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楚国的封君是形同国君的。
但,众所周知,江淮这个地方,是“吴头楚尾”,长期成为楚、吴的掠夺对象和交兵战场。
譬如钟离国。
钟离国属于徐国的分支,嬴姓之国。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一些非周王室的贵族家族也获得封爵,如商朝贵族伯益的后代,就被分封在钟离国。
庆忌将目光放在范蠡的身上。
“大王,臣有上中下三策。大王欲先听哪一策?”
一听这话,伍子胥冷笑道:“只怕不尽然。我吴国攻取桐、群舒、巢、钟离之地,方圆近千里,且富庶,不失为膏腴之地也。楚人焉能善罢甘休?”
这个时候,庆忌从国内征召更多的兵马,亦是无可厚非的。
“楚人背靠六邑、潜邑、城父等诸多楚国城邑,后勤无患,可源源不断的输送粮秣辎重,与我吴军进行旷日持久的大战!”
难怪庆忌会不惜代价的出兵伐楚!
吴军迅速就攻取巢地、钟离地,各个城邑也都望风而降,没有太大的抵抗。
“吴楚两军相持不下,何不打破僵局?大王先前已经命典客伯噽使晋,想来已经抵达新田,游说晋君及六卿联合诸侯,一同伐楚矣。”
范蠡却是轻笑一声,道:“还请廷尉稍安勿躁。”
因为伐楚的吴军五万人中,有一万人是徐国与钟吾国的兵马,而且已经占据桐、群舒、巢、钟离这一片大江以西的狭长地带,需要不少的兵力驻防。
庆忌坐在主位上,环视一周,看着将领们,换上问道:“二三子,大战将至,汝等可有破敌之良策?”
范蠡卖起了关子。
对于楚国的底蕴,那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这个地区本身就是朝吴暮楚,在吴国治下,与楚国治下没有多少不同,保证年年称臣纳贡即可。
“届时,战事陷入拉锯,我吴国恐将不堪重负矣。”
“再者说,楚人是本土作战,粮秣辎重转运,比我吴军更为便利,又何来不堪重负之说?”
伍子胥又转过身,朝着在上边陷入沉思的庆忌作揖道:“大王,臣以为,为今之计,大王也当从国内征召兵马,投入前线,伺机击溃楚军而迫使楚人割地求和!”
值得一提的是,钟离国就是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起家的濠州!
因为现在吴军占领这些城邑土地有多顺利,日后庆忌剥夺其封君权利,消化其人就有多棘手!
对于这些跟附庸国一般的封君,庆忌亦是被闹得没有一点脾气。
时至今日,庆忌手中能利用到的机动部队,只有不到三万人。
而钟离国就跟巢国、桐国、舒国,西有六国等国家一般,这十余个小诸侯国面积不大,却相当富庶。
但,现在庆忌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对付即将到来的楚国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