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61章 为蔡侯伸张正义
滋德殿内,庆忌正在召集群臣议事。
与往常一般,真正的国家大事,尤其是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庆忌从不会召开大朝会,而是与三公九卿一起商议,或者只是跟几个心腹谋臣商议。
此时,与庆忌做在一起商议大事的,是太宰季札、右丞相计然、廷尉伍子胥、治粟内史范蠡、典客伯噽、大司马孙凭,以及掩余、烛庸二公子。
八个吴国重臣,都齐聚滋德殿,可想而知庆忌一定是有大事一起商议的。
“二三子,根据郢都方面,黑冰台的探报,楚令尹囊瓦,扣押了蔡侯。”
“甚么?”
庆忌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好端端的,囊瓦为何会扣留作为诸侯的唐侯与蔡侯?
季札很是不解,于是在一阵错愕后,问道:“大王,不知囊瓦何故扣扣押蔡侯?”
听说庆忌打算出兵伐楚后,跟楚国有着血海深仇的伍子胥、伯噽都显得十分激动,脑子飞速运转,想要因时制宜的,为庆忌规划出伐楚的具体方略。
后来唐国义士华宝灌醉唐成公的随从,将骕骦宝马偷出献给子常,唐成公才得以放出回国。
在吴国挥师破楚的战争中,蔡国、唐国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庆忌眯着眼睛,缓声道:“楚人卑鄙,无端扣留前往朝拜之国君,岂能不引人愤慨?寡人,要为蔡侯伸张正义,出兵以使楚国交出蔡侯!”
蔡国人知道实情后,坚决请求蔡昭侯把玉佩、皮衣献给囊瓦。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国、蔡国出兵征伐楚国,攻陷楚国郢都,楚昭王因此而仓皇逃到随国避难。
但,岂能跟老牌的霸主大国楚国相提并论?
论军事力量,同等条件下,吴军完胜楚军。
“届时,我吴国数年积攒之国力,消耗殆尽且不说,恐楚师再度伐吴,而吴国力有不逮,有失地之痛!”
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
治粟内史范蠡意味深长的问道。
在一侧坐着的伍子胥,亦是冷笑一声,说道:“囊瓦,贪婪小人也。楚国若亡,囊瓦定然难辞其咎!”
楚国这样欺负自己的附庸国,连庆忌都看不下去!
至少舆论是站在吴国这边的。
“若楚人发倾国之兵而来,与我吴国死战,或我吴军深入楚国腹地,为其层层拦截,则为吴军有疲敝之危,恐丧师辱国也!”
吴国要帮蔡侯出头,伸张正义,攻打楚国的吴军就是正义之师,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
尊王攘夷,伸张正义的旗号,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诸侯树立过。
无独有偶,同样遭到如此厄运的,还有唐成公。
季札捋须含笑道。
蔡昭侯自己也穿带另外一件皮衣和玉佩。楚国令尹囊瓦(子常)想要蔡昭侯的皮衣和玉佩,蔡昭侯不给。
“无非是贪婪所致也。”
一听这话,在座的大臣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大王,太宰所言极是。”
虽说,吴、蔡两国并不接壤,彼此没有太多的来往,甚至于在十一年前的鸡父之战中,蔡国还加入到以楚国为首的七国联军中,一起对付吴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