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51章 治国之才
庆忌轻笑一声,说道:“叔祖所言有理。然,诚如叔祖所言,姑蔑、故越之地距离吴都甚远也,鞭长莫及,若只是设置县管辖,寡人唯恐力有不逮也。”
“至于会稽郡日后是否有人叛乱,寡人不得而知。”
“只是,郡守治政,郡丞辅政,郡尉治军,军政分离。郡尉是郡守名义上之属官,却有听调不听宣之权,即郡守不得插手军务,郡尉也不得插手政务。”
“善!”
得知庆忌的这一想法后,季札与范蠡都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治粟内史范蠡思衬一下,便道:“大王,以臣之见,若设置会稽郡,郡守、郡尉、郡丞三者,不妨五年一换,以免其做大,心生不臣。”
“善!”
庆忌赞同了范蠡的这一主张。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一个人若是权力太大,难免会把持不住,变得飘飘然,不知道自己的定位。
各县可以将所辖之地的事情,悉数上奏郡守,郡守可以先斩后奏,事急从权的解决事情,之后再上报庆忌,如此官吏们处理地方政务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庆忌微微一笑,打趣的说道:“少伯,你这真是举贤不避亲哪。也罢,让左丞相文种,兼任会稽郡守一职!”
若数年之间,没有一起叛乱,吴国就可以再次减少驻军。
“关于郡丞的人选?”
至于郡,庆忌则是考虑到吴国的疆域不算大,仅仅是二十一个县,方圆一千多里的疆域,设置几个郡的话,难免官制会显得臃肿不堪,地方官吏治理政务的效率也会降低。
县令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的助手,掌全县司法。
越人不是桀骜不驯,不服王化吗?
正好用孔丘所倡议的仁义学说,去感化他们!
庆忌随即道:“那,事情已定。寡人当在姑蔑、故越之地,置会稽郡,文种为郡守,孙武为郡尉,孔丘为郡丞。”
“让孔丘任会稽郡丞吧。”
季札与范蠡都表示赞同。
季札询问道。
总而言之,孙武镇得住场子!
这让庆忌十分的放心。
“孙武改封镇南将军,加大都督衔,节制会稽郡诸军事。”
“善。”
现在,庆忌是将郡置于县之上,作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域。
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
“鉴于会稽之地偏远,穷山恶水,国府不妨增加其俸禄,县令秩比五百石,县丞、县尉各四百五十石,以此类推!”
县令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
若只是在姑蔑、故越之地推行县制,可想而知的,地方所上的奏疏最快一两个月才能送到庆忌的手中,岂非耽误事情?
寻常一个吴国的县令,一年的俸禄是四百石,而偏远地方,好比会稽郡这样的穷苦之地,则是要加上一百石,以作为国府的补贴。
对于孙武的为人,庆忌同样是信得过的。
会稽郡五年换一个领导班子,无疑是最好的做法。
因为庆忌可不敢确定,刚刚攻占下来的姑蔑、故越之地,是否还有人起兵叛乱的。
在新法中,吴国已经确立县制,效果显著。
在会稽郡驻扎五千兵马,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