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3章 惧内
吴王宫。
夜幕降临。
滋德殿内,庆忌正坐于陛台之上,批阅奏牍。
得益于造纸术的发明,吴国现在的奏牍基本上都是以纸简的形式,而非竹简或木简。
偶尔也会有一些使用竹简的朝臣官吏,但少之又少。
话虽如此,庆忌作为吴王的工作量依旧是没有减少,因为除了朝臣的奏牍,各地县令有时也会将各自县邑内所发生的事,出现的问题,写入奏疏中,请庆忌一一审阅。
“大王,廷尉求见!”
“宣!”
“诺。”
不多时,伍子胥与胶滑就都站在陛台之下,向庆忌汇报审讯的情况。
对于伍子胥给出的解释,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吴越相邻,两国又是世仇,而吴强越弱之势不可改,随着我吴国新法之推行,国力日盛,允常何不提心吊胆?”
“再不济,国君当街遭遇行刺,这还是头一遭。算是一丑闻,越人未必不会就此大做文章!”
一听这话,庆忌点了点头,不再为难伍子胥。
“臣请杀之!”
再者说,古往今来,国君被行刺的事情少之又少,国君死于非命的,多半是被权臣悍然杀害,或突然暴病身亡的。
一听这话,庆忌不由得缓缓的闭上眼睛,久久无法释怀。
真正被刺死的国君,少得可怜。
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正是!”
对于二人结交之深浅,庆忌不得而知,但是想必以伍子胥的性格,这样的交情在自己的复仇大业面前,是无足轻重的,未尝不能割舍!
毕竟,就连被专诸刺杀的吴王僚,都是靠的剑走偏锋,更何况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庆忌?
“专诸……”
庆忌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问道:“是那行刺寡人父王的专诸?”
伍子胥笑道:“大王,其实不难揣测允常之用意。”
因为庆忌勇武,公然的行刺断然伤不得他分毫。
在伍子胥离开后,庆忌又自顾自批阅奏牍。
闻言,伍子胥不由得低下了头,回答道:“大王,这正是臣要禀告的事情。”
简而言之,就是恶心人!
庆忌一笑置之,又似乎是想起什么事,垂询道:“子胥,还不知那剑术超群的少年,可愿为寡人效力?”
“不知大王欲如何处置诸子鱼?”
倘若越人散播谣言,说是因为庆忌暴虐无道,引起民怨沸腾,这才遭到行刺的话,或多或少会给庆忌和吴国的形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寡人的那位岳丈,派人当街行刺寡人,究竟意欲何为?”
庆忌说的是诸子鱼!
伍子胥撇清自己与专诸之间的关系,不足为奇!
“诺!”
对待这种敢于当街行刺自己的刺客,庆忌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值得一提的是,专诸的长子专毅,还被阖闾册封为上卿,只是在庆忌率军攻破吴都的时候不知去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