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04章 改进冷兵器
庆忌拿过一张适才被透火焙干的纸张,细细的端详着,点了点头。
对比前几次,吴国的造纸术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至少这纸张的质量,已经提高一些,颜色较为洁白,不显得过于灰暗。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治粟内史范蠡的身上,垂询道:“少伯,我吴国的纸简兜售情况,如何?”
“回禀大王,纸简一经兜售,就被抢购一空。所求纸简者,无非是一些士子、商贾或贵族,皆为饱读之士。”
范蠡笑着道:“这纸简的确优于竹简或木简,因其便于携带及书写,故而在市场上极为抢手!”
“有价无市!据臣所知,一张纸简的价格已经等同三道竹简,着实暴利!”
新鲜的事物毕竟是十分吸引人的。
对于市场上的纸简如此抢手,在庆忌的意料之中。
“剑身能否加长?”
“叮叮当当!“
其中戈、戟等长兵器主要装备车兵,而剑、匕首等短兵器主要装备步兵。
手指弹在剑身之上,立刻就发出一声脆响,甚为悦耳。
所以,对于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庆忌还是颇为看重的。
不可否认,春秋时代固然礼崩乐坏,但道德素质尚存。
即便配备给弓箭手们强弓,他们都未必能在战场上对敌人造成真正的伤害。
现在吴国的币制改革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
“滋啦——”
真正要在战场上厮杀,除非是短兵相接,几乎肉搏战的那种,不然剑刃的作用就跟匕首一般。
除了剑之外,各种各样的兵器应有尽有,常见的就是矛、戟、殳、箭簇,材料都是以青铜为主。
既然普通士卒的臂力不足以使用强弓,他何不发明出一种便于常人使用,又威力极大的弩?
说干就干!
不过,庆忌估摸着,这把青铜剑的长度仅有六十公分左右。
并非是工坊没能力造出威力更强的弓,而是强弓,不是寻常士卒能拉得动的!
五铢钱成了吴国唯一的法定货币。
箭矢就准确无误的插在靶心之上。
干将连忙答应下来。
接着,庆忌又拿起一张硬弓,张弓搭箭,瞄准对面的标靶,一箭射出。
不断的有人往灶台那里加上柴禾,煽风,加大火力,以熔铸剑刃。
当然,这不乏庆忌对敢于伪造假bi之人的打击力度。
巡视造纸工坊后,庆忌又前往铸钱工坊巡视。
但,庆忌心里更清楚,纸简终究只是一时之功。
不过庆忌始终觉得,吴国,不,应该是春秋时期的武器过于单一。
一个膀大腰圆的工匠,一手拿着偌大的铜锤,奋力挥舞,一下又一下敲击在一柄烧红的胚胎剑上,及至差不多成型,这才放入水中降降温。
“夺!”
随后,庆忌一行人又巡视武器作坊。
放眼望去,只见在烟熏火燎之中,一众穿着单薄衣裳,五大三粗的工匠正在制造武器。
随后,庆忌又拿起新鲜出炉的戈、矛、戟等兵器一一试用,都没觉察到有任何问题。
而且,一旦市场饱和,人们不再大量的需求纸简,吴国的这一条财路,也不会那么暴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