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98章 楚人文种
“大王,贸然之间,废止我吴国原来流通之布币、刀币与蚁鼻钱,是否不妥?”
太宰季札蹙眉道:“莫说吴国,天下列国皆是一般,各种钱币并用,只是等值不同,常有纠纷。”
“币制之改革,固然有利于社稷。然则,臣恐我吴国黎庶骤然之间,难以接受这新式的五铢钱!”
季札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完全推行一种新的货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若官府的公信力不足,国人阳奉阴违的话,这势必会造成吴国的货币市场一片混乱,不可避免的导致通货膨胀!
但,庆忌要在吴国进行币制改革的决心,是不容动摇的。
庆忌暗自思衬一下,便道:“币制改革,自然非一时之功也。寡人之意,是在吴都率先推行五铢钱,以五铢钱取代其它货币!”
“以吴都为试验之地,若币制改革效果显著,则当并行于吴国。若效果不佳,也可待定而后动。”
“大王英明!”
价值还是极高的!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名头戴长冠,身着深色袍服,气质不凡的儒雅男人。
最顶级的货币是珍珠和玉石,属于“上币”;黄金次一等,是中币;下币是刀、布帛之类。
所以,五铢钱的铸造工艺一定要严格把关,而且国家要加大打击假币的力度!
以黄金为参照物的话,一千枚五铢钱(一贯钱)就相当于一两黄金。
庆忌继而将目光放在季札的身上,说道:“太宰,五铢钱之推行,事关社稷,不容有失。”
“宣。”
“铸币事宜,由右丞相计然负责,治粟内史范蠡与大工令干将辅助。”
东周初期,钱币只有小钱没有大钱,也就是说“面额”太单一。
大禹年间曾有持续五年的水灾,却没人饿死,因为大禹铸造钱币分给了没有粮食的人。
范蠡?
此时的吴国大概二十四铢等于一两,一枚五铢钱差不多在3.5到4克左右。
使用旧币买卖的双方,都会遭到这样的惩罚!
故而,在吴国改革币制的法令一经出台,人们就都争先恐后的跑到县衙的门口,排起了长龙一般的队伍。
“唯!”
毫无疑问,吴国的这一次币制改革,初期是收效显著的。
轻则罚布十匹,重则服劳役五年!
不多时,一身玄色朝服的范蠡,就亦步亦趋的进入滋德殿。
对于私藏旧币,而没有拿到官府兑换五铢钱,还妄想进行交易的人,吴国的惩罚是十分厉害的。
所以庆忌所推行的五铢钱,实际上算不得一大创举!
庆忌决定将吴都作为推行五铢钱的实验点。
但,不管怎样,出于国人对庆忌的信任,对国家的信任,他们都马不停蹄的跑回家中,将一些旧式钱币拿出来,再前往官府兑换五铢钱。
对于庆忌没有贸然一下子将五铢钱推行于吴国全境的做法,季札深表赞同。
“大王,治粟内史求见!”
当国府出台币制改革的法令后,坊间对此事的评议是褒贬不一的。
钱币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因为它有统一的大小和重量,使用很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