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37章 造纸术
看着奏牍上那个不规则的“准”字,庆忌不禁眉头一皱。
墨汁的问题是其次的,庆忌料想,手中的毛笔过于生硬,实在不便书写。
而且,书写出来的字体并不美观!
是时候改进一下毛笔,并将造纸术搬出来了。
庆忌心中暗自思衬。
改进毛笔工艺的事情十分简单,只是这这造纸术,着实不一般,非一日之功也!
“胶滑。”
“小臣在。”
“传召大工令干将入宫觐见。另,找些小竹子与羊毫过来。”
“臣,谨遵王命!”
毛笔毕竟不等同于牙刷,选毫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紫毫笔》一诗:“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写出了选毫的艰难!
真正完好的毛,是圆润挺拔的,一百根中只有三五根。
所以,庆忌只能将方法教给干将,让工匠们自己经过多次实验,最后才将成果交给庆忌!
临了,庆忌还不忘给干将画一张大饼,道:“干将,若这毛笔与纸简尔等都能制作出来,寡人当重重有赏。”
原本侍立一侧的中车府令胶滑,得到庆忌的命令后,随即下去传达。
干将欠着半个身子,毕恭毕敬的站在一边。
干将愣了一下,旋即作揖道:“回禀大王,臣孤陋寡闻,却不知纸是为何物?”
与毛笔的改进一般,造纸术发明出来同样繁杂,且耗时费力。
庆忌这般看着他们这样的工匠,干将岂能不具有荣焉?
干将离开后,庆忌正打算回去处理政务,却见胶滑亦步亦趋的进入滋德殿,在庆忌跟前低眉顺眼的禀告道:“大王,大司马求见。”
“纸?”
庆忌拿起一支已经削成笔杆状的竹子,缓声道:“寡人突发奇想,有一新的制笔之法。”
“臣干将,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毛笔?”
干将连称不敢,直到庆忌再次发话,他这才受宠若惊的坐下。
“不必多礼,平身。”
“坐吧。”
其他往往是有缺点的,譬如开叉,没有尖锋,毛杆损伤、弯曲等等。
蒙恬毛笔的改进对于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与大篆不同,小篆线条婉转曲折,非硬物所能为,故应当是用毛笔书写的。
“唯。”
“具体的制作之法,尔等工匠自行探明,寡人只知,造纸工艺其原料应为麻头、破布、桑皮等,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之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庆忌将自己对于改进毛笔的方法,一一告知干将。
不多时,一堆青翠欲滴的上等竹子,以及一只羊的整张皮毛,都被放到庆忌的跟前。
庆忌又发问道。
干将瞬间就被刺激到了!
制作一支毛笔,看似简单,实则要经历数十道工序,甚至是上百道工序方可制作出一支上等的毛笔!
“干将,你可知道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