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88章 群舒
石买所说的这番话,不无道理,至少允常是颇为赞同的。
看庆忌这架势,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让伍子胥伏诛,以泄心头之恨!
吴国强势,越国弱势,倘若为保一个伍子胥,而将越国的国运赌上,允常也认为不甚值得。
毕竟,若是会稽城破,越国都灭亡了,允常还要伍子胥这般大才作甚?
其有何用武之地?
“大王,请三思!”
鹿鸣喟然长叹道:“庆忌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挟大王,实乃欺人太甚。大王若纵容庆忌恣意妄为,唯恐庆忌得寸进尺,有更过分的要求!”
“这……”
允常一时间又变得迟疑起来,不能决断。
大司马石买进言道:“大王,以臣之见,交出一个伍员又何妨?”
“眼下吴国大兵压境,几有灭越之势,若大王只为伍员一人,继而付出成千上万将士之伤亡,何其辜也?”
说到底,石买终究是认为不值得。
伐越的吴军号称三万人,实则只有八千兵马,只是混杂了一些民夫、健妇,滥竽充数其中,让人一时间无法分辨出来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代,战争双方的兵马数量往往以旌旗、灶火辨别的,从没有诈称的概念。
像三国时期的二十三万人,号称大军八十三万,三万人号称十万大军,这是不存在的事情!
毕竟,兵不厌诈的说法,还尚未深入人心。
范蠡微微颔首道:“大司马,话虽如此,然群舒这般,不得不防。大王之意,是取下舒地与昭关,舒地易取,而昭关难克!”
倘若他们知道,庆忌志在伐楚,而非伐越,南下的吴军仅有八千将士的事实,不知道能否被气的吐血?
“我大吴若想彻底征服群舒,将舒地,在真正意义上变成吴国的土地,人心所向,任重而道远矣。”
盖因伍子胥有大才,尤其善于治军打仗,这样的人一旦仕越,届时作为大司马的石买焉能不失宠?
越军当中,焉能还有石买的一席之地?
为此,石买绝不能让伍子胥得偿所愿的投奔越国,被越王允常重用!
而孙凭、范蠡对付群舒的办法也十分简单,即依靠强大的兵势,震慑住群舒,先礼后兵。
除了这一原因之外,石买更有着自己的私心!
私心作祟!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楚军反击的时候,群舒究竟会不会对吴军反戈一击。
“唉!也罢!”
允常叹息一声,终于颔首道:“寡人就再容忍庆忌一次。传寡人诏令,将伍子胥与姬光的尸首一并交付吴人,不得有误!”
在吴楚两国六十余年的相互征伐中,吴军也曾一度攻入舒地,取得几座城邑,但都每每坚守不久,就被楚人重新夺了回去。
除了按时向楚国朝贡以外,群舒与一般的诸侯国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