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0章 世仇
吴国的百姓,从来都不畏惧战争,尤其是跟楚蛮子的战争!
盖因吴楚世仇,自吴王寿梦起,两国交战六十余年,家家户户,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楚军的手中。
所以,一听说要跟楚蛮子作战,吴国的百姓都显得亢奋不已!
尤其是听闻楚军已经兵临鸩兹,打到家门口,所有吴人更是群情激奋。
在这种空前高涨的战争斗志下,再加上吴王庆忌已经在全国各地颁布征兵令。
故而吴国的百姓,家家户户的青壮男子都纷纷备好长戈、利剑、盔甲、弓箭等等武器装备,备上腌制好的腊肉,争先恐后的奔赴当地府衙报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士兵出征没有任何利益,阶级制度分明,士兵也很难轻易地出人头地。
而到秦国有了军功制,士兵可以通过奋勇杀敌建立军功得到封赏!
直到汉朝开始才慢慢开始有了发饷的制度。所以在汉朝以前,军役实行耕农义务兵。
何为耕农义务兵?
就是国家平安,没有战事的时候,壮士们在家里种种田打打柴,赚来的钱粮大部分用以交税。
一旦有战事,国家便会速发征兵令,这些在家的壮年男子,便按人头分派参军!
按照吴国的兵役制度,凡遇战事,国君颁布征兵令后,每家每户都必须要出一名男丁入伍。
他说着,捧起手中的青铜剑,颇为骄傲的道:“某的这把剑,曾斩杀过十名敌人,其中有七个是楚蛮子!如今楚人伐吴,国难当头,某岂可置身事外?”
“你是瞧不起某吗?”
军吏愣了一下,拿着竹牌仔细一看,顿时大为不满,道:“你这符何以损坏?”
“你已有十七?”
“是不小心损坏的,今岁春耕时被家中小儿拿剑损坏,符上多了几道划痕……”
这竹牌,就是符,即古代版的身份证,相传为姜子牙首创!
符上面记载着该人的姓名(一般是名,普通人连最基本的姓氏都没有)、籍贯和年龄,十分简单。
至少家中一人服役就能免除整年的徭役赋税,闲时也能回家帮忙务农,如此整个生活担子就显得轻松不少!
梅里,府衙。
惨烈!
竹牌上的确是多了几道划痕是没错,以军吏的眼力,也能看得出是剑痕,痕迹不深,但恰到好处的掩盖住了一个数字……
“符何在?”
闻言,军吏看着士卒那左臂空荡荡的袖子,不禁默然。
“下一个!”
“菜椒,梅里槐安乡人,生于度王(吴王夷昧谥号)十……嗯?”
他虽断臂,但志气犹在,不屈的战意犹在!
对此,军吏只能无奈的解释道:“大王明令,凡年十七以上,四十以下的青壮,方可入伍。你已年过五旬,所以……”
在大门口已经摆设一块木牌,上书“募兵处”,负责招兵的军吏都坐在那里,为前来报到的壮丁记载名册。
酌情而定,若一户人家只有一个男丁,可不必入伍参战!
这是较为人性化的。
他们的面庞,都尽是一片坚毅的神色。
名为菜椒的少年惴惴不安的回答道。
士卒一脸悲痛的神色,苦苦哀求道:“某的祖父、父亲、叔父、儿子、侄子、侄孙,一族十三口男丁,都死在了楚人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