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8章 吴越之盟
对于鹿鸣所说的这番话,允常认为不无道理。
兵者,国之大事也,绝不能轻举妄动!
一旦越国起兵征讨阖闾,吴军又南下,横插一脚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至少,越人的确会被庆忌当枪使,而且可能为之蒙受不小的损失!
“那,寡人便不与吴国结盟,不接受吴王庆忌划归的南方四城?”
允常很是迟疑。
“这倒不是。”
鹿鸣摇摇头道:“大王,这送上门的便宜,如何不取?臣所虑者,是吴人之险恶用心。”
“光靠一道盟书,恐怕无法约束吴国!”
“大司寇何以教寡人?”
允常不得不问计于鹿鸣。
鹿鸣只是沉吟一声,便道:“大王,臣听闻季蔻公主,已经是及笄之年,且待字闺中?”
当听说庆忌逃亡卫国,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讨伐阖闾以报父仇的时候,掩余和烛庸想去卫国投奔,但被楚人从中阻挠,不能成行。
“多谢大王!”
言罢,掩余与烛庸这两个堂堂的七尺男儿,竟然不由得眼含热泪,相拥而泣!
庆忌下了车驾后,立即上前握住季札的双手,一副嘘寒问暖的模样道:“叔祖一路奔波,甚是辛劳。请上王车,寡人当为叔祖亲自御马驾车!”
一直到庆忌击败阖闾,君临吴国,并派遣季札使楚,要求楚国放人,他们这才得以返回自己的母国。
但,庆忌依旧是心满意足!
正是因为吴国有这种凝聚力,才能自强不息!
此刻,回归母国的将士们都不禁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二三子,我大吴的将士们!你们回家了!”
“不错……”
掩余与烛庸大惊失色,想率军撤退,但后路已经被楚军截断。
“二位王叔,寡人迟早手刃姬光,为父报仇。寡人已经在大殿设下宴席,请你们回去梳洗一番,晚上即可入席。”
“不必多礼!”
“老臣季札(烛庸、掩余)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允常便对伯噽说起吴越两国联姻之事!
幸好季札的面子足够大,再加上吴楚两国之间已经缔结盟约,重归于好,楚人倒是没有再难为他们。
“在徐国虽好,徐君对臣以礼相待,但臣无时无刻不想重归故乡,为先王报仇!”
正所谓奇货可居。
两国虽都是楚国的附庸国,但跟吴国有旧,尤其是徐君,更是吴王僚的妹夫!
在这种姻亲关系下,徐君不得不庇护掩余。
所以,伯噽只能再三推辞,说自己将派人回国禀告庆忌。
庆忌随即又站上车驾的前沿,扶着轼,面对着一千多名面有菜色的吴国将士,心中更是唏嘘不已。
“二位王叔,经年不见,不知你们一向可好?”
庆忌不由分说,便将季札请上自己的专属车驾。
然而,他们的的确确是吴军,是追随掩余、烛庸二人入楚作战的将士!
庆忌正率领吴国的一众公卿大夫,在城门口迎接使楚归来的季札,以及两个吴国公子掩余、烛庸,及其身后的一千多名衣衫褴褛的将士。
至少,这并不辱没季蔻的公主身份,还能促成吴越两国之间的盟好!
入夜之后,允常又在大殿与公卿大夫们热情的款待吴使伯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