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5章 不以言获罪
庆忌立即起身,将姿态放得极低的冲着孙凭父子二人作揖道:“二卿若不答应庆忌,庆忌有何颜面去见吴人,有何颜面担当吴王之尊?”
“庆忌愿拜孙卿为大司马、上卿,兼太师,日夜聆听教诲!”
“当拜长卿先生为小司马、上大夫,操练兵士,治理军政!”
庆忌开出了极为优渥的待遇。
吴国,基本上继承周王朝的官制礼仪。
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司马的属官称为“政官”。
包括大司马卿一、小司马中大夫二、军司马下大夫四、舆司马上士八、行司马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
大司马,自然是一国之军队的最高统帅,相当于上将军。
这其中的权柄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庆忌眼下为请孙凭、孙武父子为自己效力,出仕吴国,可谓是用心良苦!
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怎不让人汗颜?
“若有机会,寡人自当建立一番远迈古今,超脱历代列国君王的不世之功业!”
孟贲为应对敌军的来犯,坚守城池的同时,又派出一部兵马于城外三十里地安营扎寨,深埋鹿角,以成掎角之势。
闻言,孙凭与孙武都开始低头沉思。
“置武原于不顾?”
至于应对之策,庆忌并不打算在朝堂上商议。
毕竟,庆忌平日里的兴趣就是在钻研兵法,可能不及孙武,但在实战方面,可能孙武还不及庆忌!
为何?
因为庆忌还不能确定,朝臣之中,究竟谁还在跟阖闾暗通曲款,贼心不死。
孙凭连忙道:“大王,此乃小儿无心之言,还请大王原谅孙武之过。”
前不久,庆忌适才派出孟贲率兵马三千赶往武原,坐镇城邑,并勒令其不得擅自出战。
庆忌的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孙卿父子可愿助寡人?”
只留下一众公卿大夫面面相觑,不明觉厉!
庆忌不由分说的站起身,一挥衣袖,拂袖而去。
但阖闾军依旧紧随其后,兵临城下。
孙凭是活不耐烦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深谙世事的孙凭十分清楚。
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卒进入大殿,跪坐于御池的台阶之上,让一侧的寺人将竹简递给庆忌阅览。
现在庆忌还用得到自己,可能还以礼相待,不敢铲除权臣。
他问计于孙凭父子,只求对策。
孙凭顿时诚惶诚恐的道:“大王切莫如此折煞草民父子!”
只可惜,孟贲依旧低估了伍子胥的谋略!
入夜后,趁着孟贲所部兵马立足未稳之际,阖闾军长驱直入,夜袭其营寨。
翌日,庆忌就带着孙凭父子回到吴都城。
孟贲连忙率兵驰援,不料在这种时候,伍子胥又领着另一部兵马,扮作溃兵,鱼目混珠的骗入武原城!
最终,孟贲只能看着失陷的城池悲愤交加,又无可奈何。
庆忌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沉声道:“寡人心中要建立的宏图,堪比齐桓晋文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自然是称霸于天下。”
至于孙凭,曾经是齐国的卿士,名声在外,庆忌任用孙凭为大司马,掌吴国的兵权,想必朝臣都不大可能有异议。
武原战报?
开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