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国家宝藏》002号讲解员(求推荐,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林牧指了指这幅画,说道,“程峰老师,您知道这画上的颜料是什么吗?”
“包罗华夏古代艺术万象的魔都博物馆!”
“当时的颜料提取技术,可以说是已经非常的高明了!”
“见证华夏文明多源头格局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湘南省博物馆!”
程峰愣了一下,然后不确定的说道,“不是水彩之类的颜料吗?”
“华夏之中,上古文明开源之地,豫省博物院!”
镜头中,太和殿的匾额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不仅仅是不懂书法的老百姓们觉得林牧写的《兰亭序》更好,就连书法界的大拿们也都纷纷表示,林牧的书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如今的书法界,已经有了比肩先人的可能了!
要知道,自从民国以来,书法界一致认为,华夏的书法再想出一位宗师级的人物,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跟随着镜头,观众们再次领略到了故宫的宏伟,宫门上硕大的门钉,稍微显得有点黯然,而宫门上,也是显得斑驳不堪。
张立国和林牧的身后,有九个巨大的光影立柱,最中间的那个,里面出现了一位笑容和蔼的老人!
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林牧,竟然给大家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这也是书法协会会长蔡曦茂不惜自降身份,三顾茅庐,才最终让林牧答应加入到了华夏书法协会,并且担任了副会长的职务!
“每天,我们都会展示一件文物的高清影像,可以保证至少五百年不重样!”
“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
林牧继续说道,“其实啊,比这幅画更加传奇的,就是他背后的故事了!”
但是,那种厚重感,就算是隔着屏幕,都能够让人感受的到!
他的总票房是第二名的两倍还要多!
一个故宫的俯瞰角度,将整个紫禁城的恢弘给展露无疑,让那些从来都没有去过故宫的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故宫的壮丽!
“我是单启祥,我在故宫博物院,等待您探索历史的热忱之心!”
将神龙本《兰亭序》和林牧的《兰亭序》放在一起同时展出。
“所以,我们才联席九大博物馆,让国人们能够再次领略到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这些身穿长衫或者中山装的老中年三代的馆长,给众人一种文化厚重积淀的感觉!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
“我守护的这份国宝,就是《千里江山图》!”
张立国和林牧一人一句,一个声音浑厚,一个声音清朗,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竟然给人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
林牧的声音,非常适合做这种解说的工作,给人一种很想要听下去的感觉!
“但是,这些文物加起来,在整个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里,简直就如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颗沙子一样,简直就是沧海之一粟!”
“作为001号讲解员,我也为这二十七件国宝,召集到了二十七位守护人,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讲述今生故事!”
单老的声音非常的和善,而其中也展示了故宫博物院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数字故宫”的推出。
程峰看着林牧,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说道,“我知道你,林牧,歌唱的很好,我很喜欢,那就请你给我讲解一下吧!”
“传颂万年越地长歌的浙省博物馆!”
“熟悉呢,是因为我经常来这里,从我家,到故宫,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小时,所以,在故宫里,有我太多的童年回忆!”
九九八十颗门钉的故宫大门被缓缓推开!
张立国也是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已经在时间长河中消失不见了,很多国宝,我们只是现在只听说过一个名字,虽然咱们华夏有许许多多的博物馆,里面珍藏的文物不计其数,再加上民间收藏者的珍藏,可以说,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此图为北宋年间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纵约五十二厘米,横约十二米,以矿物质石青石绿为颜料作画,景色集南北山水于一体,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江山,是华夏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张立国的声音接着说道,“是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国家宝藏》第一期节目的主角,故宫博物院!”
这个“数字故宫”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故宫里每一件文物,比到现场去看,还要清晰,也更加方便了!
从一旁林牧施施然的走了出来,带着微笑说道,“程峰老师你好,我是《国家宝藏》002号讲解员,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幅《千里江山图》!”
正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单启祥!
镜头给到了画卷的卷头,上面不仅有着几个印章,还有着一些提拔!
“画卷的提拔上,讲述了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而这三个男人又是谁呢?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我希望能够还原一个,我心里的前世故事!”
程峰手里托着一个水晶制作的,四四方方的守护者印章,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是《千里江山图》的守护人,我是程峰,《国家宝藏》,我来了!”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