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更改的施工方案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你这是打算直接在襄阳和樊城中间,修建一座江上城市啊!”老张被许安的奇思妙想吓到了。
“不是,最后一句。”
但是古代没有办法,现代有啊。我们直接用速干水泥,沿着襄阳和樊城的城脚往外拓展城墙,然后将襄阳和樊城的城墙都直接修到河边。”
这要是再死了,只能说自己的命不好了。
夜色如洗。
位于襄阳和樊城外十几里地的蒙古人营地安静的发不出任何声音。
许安突然打断了老张的话。
这项工程的规模明显要比襄樊水下隧道大很多。工程队里的设计师们预算下来,大约要划掉将近六十亿,比原计划要贵出十多亿,但是施工难度却下降了不少。
所谓的木幔,便是一种装有木板掩护的攻城车。因为守城方是站在高处往下射箭,箭矢的角度是不变的。
“没想到我年轻时候,帮人修了那么多盗版的水上威尼斯,到现在了,居然还干回老本行了。”
“您是直接打算在襄阳和樊城中间修建在一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况且不论如何在湍流的江水上修建城市,单单就这个防备蒙古人骚扰袭击一事,您如何解决?”
郭靖那边可以信得过,黄蓉万一撺掇郭靖毁约怎么办?襄阳城的百姓为了避免许安的工程队里的外人留在襄阳,连同守将吕文焕一起劝郭靖毁约怎么办?
一方面是素不相识的异人,一方面是黎民百姓。
因为仅仅几日的功夫,襄阳和樊城的外面就多了几座用看着好像是一种石材的材料搭建的箭楼。
因为手里已经有了五禽内功作为打底,所以选倒也不在意这多出的十个亿。
“然后,是不是直接用钢架构铺平湖面,然后修建巨大的跨江拱桥将两座城池连在一起!”老张终于明白了许安的意思。
所以攻城方用这种前面装有木板的人力车就可以轻松的将大部分箭矢挡下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许安赶忙跟老张说了自己的顾虑。
“你甭说这么多,我也不听。我是负责抓安全的,你是负责签和同的。我不管你这个合同是怎么签下来的,有什么顾虑。
“第一步,在夜晚,用速干水泥在襄阳和樊城周围修建起大量的箭楼,拱卫修建城墙的工程队。”
“我刚才说,就这两个工程方案!你爱干不干!”老张对着许安吼道。
“许先生,非是我家夫君见识少,而是您这个方案也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就这么两座城,就这么一条河。你要挖隧道,要么隔开河水埋管子,要么另外找个地下岩层稳固的地方挖隧道。
一次许安去杭州旅游,看到了一个仿照威尼斯建造的水上别墅群,便忍不住嘲讽了几句做这个方案的人太不要脸在,只会盗版别人的。
生平就靠一张利索嘴皮子和专业知识混日子的许安立刻对老张来了兴趣,直接出手将老张挖到了自己的公司里。
即便是隔了老远,他们也能感受到这明亮的灯光。
因为不涉及什么特别复杂的工程难题,所以这次出设计方案很快。
许安拿着平板,开始在上面作画。
蒙古人立刻推动木幔和钩车开始缓缓向这几座箭楼前进。
如果许安非得给郭靖修建什么隧道,许安害怕万一等到他们将襄阳城池周边的蒙古人击退以后,郭靖来一个反手取消订单那他就傻眼了。
“是我疯了还是你疯了?”老张还有些不明白。
当他拿着这个图纸找到郭靖的时候,郭靖听完了许安的计划,觉得许安疯了。
远处襄阳和樊城的方向,突然有极其明亮的灯光亮起,仿若白昼一般。
若是找到一些城墙上不牢固的地方,用钩车对准这些地点世界拉扯,很有可能会破坏城墙的结构,起到攻城的作用。
“隧道修在天上这句?”
“您想让负责保护您工人的那些神秘士兵帮助我们对抗蒙古人?”郭靖和黄蓉的眼睛瞬间亮了。
就这么两个方法,你还要我咋想办法。难不成让我把这个隧道修在天上吗?!”
许安将施工方案用的,南宋时期襄阳樊城的图纸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又从一旁拿了平板,划出了现代襄阳樊城的地图。
襄樊水上连城,顾名思义,将作为襄阳樊城城防系统最重要的一环,连接襄阳和樊城。
对于缺少照明手段的古代人来说,夜晚最好安安静静的待在房里,尽量避免出去。
“不不不,我们都没疯,你过来看这个图纸。”
但是很快,一些负责值守的士兵就发现了异常。
大量的士兵在木幔的掩护下,推动这钩车很快就靠近了这些仿佛一夜之间凭空变出来的箭楼。
那不叫攻城,那叫送死,但凡是大脑正常的士兵都会拒绝这种行为。
哪知道这个工程的设计师就是老张,两人大吵了一架之后,许安发现对面的专业知识居然比自己还吩咐,自己居然吵不过他。
“你难道让工人们继续冒着随时塌方被淹死的风险继续在下面掘进吗?!”
“你什么意思?”老张摸着下巴盯着地图,还是没有搞懂许安想干什么。
颇有难点的就是如何在江面上修建起一座城市。对于古代人来说,这肯定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难题。但是对我们来说,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于是蒙古大军直接出动,逼近到了襄阳樊城的城墙下面。
这倒不是许安怀疑郭靖的人品。而是这个五十多亿的大订单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你刚才说什么?”
真实的古代战场肯定不是影视剧里演的那样,士兵们隔着老远,举着一个梯子就往城墙上冲。
等到手下的士兵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蒙古将领以后,这些将领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些一夜之间建造起来的箭塔会这么牢固。
“用冲车,直接将整座箭楼撞塌!”蒙古将领认为,这应该不是箭楼太坚固的原因,而是箭楼所用的石材因为没有缝隙,不适合用钩车推垮。
当然,这种粗活脏活一般都不会由蒙古人自己动手,而是由跟着蒙古人的其他种族的仆从军来干。
于是,苦逼的仆从军们在木幔的保护下,开始推着冲车向箭塔方向前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