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贝卢斯科尼长达十年的犹豫和最终的放手,正是这个旧时代落幕的最有力信號。
贝卢斯科尼时代后期的ac米兰,其財务状况完全可以用千疮百孔四个字来概括。自2006年录得250万欧元的微薄盈利后,俱乐部便陷入了长期的亏损泥潭,且亏损额度逐年扩大。在出售前夕,俱乐部的財务失血状况已然失控:2014財年亏损高达9128万欧元,2015財年亏损8930万欧元,而即將到来的2016財年,亏损额也將超过7500万欧元。
这种持续的巨额亏损,使ac米兰在欧洲顶级俱乐部中显得格格不入。根据《福布斯》2016年的俱乐部价值评估,在欧洲排名前二十位的豪门中,仅有ac米兰和其同城对手国际米兰处於运营亏损状態。更令人担忧的是,ac米兰的债务/价值比高达32%,在所有顶级俱乐部中高居第三,这凸显了其財务结构的脆弱性。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贝卢斯科尼的家族控股公司fininvest已经无力,更不愿再为这家俱乐部持续输血。
贝卢斯科尼本人在其告別信中坦诚地指出了出售俱乐部的核心原因:“在现代足球世界里,要想在欧洲乃至世界最高水平上竞爭,需要持续的投资和资源,而这已经超出了单一家族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相比於那些不著急將优质资產出售,待价而沽的卖方来说,贝卢斯科尼和他的fininvest,在为ac米兰寻找財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这件事情上显得无比急切,但与此同时,旧时代王者的骄傲,又让他们在俱乐部的控制权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导致进退失据,白白丟掉了许多宝贵且体面的退场机会。
俱乐部股权交易的早期阶段,贝卢斯科尼的核心诉求是引入外部资本,但坚决不愿放弃对俱乐部的控制权。来自中国的万达集团曾表示有兴趣收购ac米兰30%的股份,当时恰逢这家集团在海外大肆收购各种文化类资產,將amc影院和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股份收入囊中的2015年年初。但这一提议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贝卢斯科尼当时的態度是,可以接受出售少数股权,但会拒绝任何旨在完全收购俱乐部的报价。此外,他对俱乐部高达15亿欧元的估值,也让许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这种既要资金注入又想保持绝对控制权的矛盾心態,使得最初的谈判大多无疾而终。
几个月后,泰国私募银行家,被媒体称为“蜂先生”的毕-代乔博尔,成为了第一个真正接近达成交易的买家。他最初的报价是斥资10亿欧元收购俱乐部的多数股权,然而,谈判的焦点很快就转移到了贝卢斯科尼对控制权的执著上。为了迎合卖方的意愿,交易结构被反覆修改。最终,双方在2015年达成了一份初步的约束性协议——毕-代乔博尔以约4.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俱乐部48%的少数股权,而贝卢斯科尼及其fininvest公司將继续持有52%的股份,並保留主席职位。
然而,这笔看似已经敲定,甚至由贝卢斯科尼亲自在instagram上面发照片的交易,最终却功亏一簣。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蜂先生背后的大金主,是来自中国的中信银行。在交易完成前夕,中信银行突然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要求蜂先生必须跟一家来自中国的投资基金合作,分享股权,但蜂先生不愿意这样做,导致融资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在这期间,卖方的心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16年6月,贝卢斯科尼接受了一次重大的心臟手术,更换了主动脉瓣。这次生死攸关的大事件,让他意识到自己已无力继续承担管理俱乐部的重任。於是,贝卢斯科尼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再满足於出售少数股权,而是希望將俱乐部100%完全脱手,以求彻底解脱。这一转变使得fininvest与毕-代乔博尔的少数股权交易协议瞬间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谈判宣告破裂。
接下来,fininvest的一系列操作,基本上可以用溺水的骆驼拼命想要抓住救命稻草来形容。但水面上离他最近的稻草,没有一根是靠谱的。在中欧体育入局之前,另一家由美国知名体育银行家萨尔-加拉蒂奥托担任顾问的中国財团曾率先与fininvest展开排他性谈判。双方於2016年5月10日进入了为期45天的独家谈判期。不过,这个最初的財团结构鬆散,未能在规定时间內完成交易,並最终分崩离析。
而在这个財团解体之后,中欧体育和它的幕后掌舵人李勇鸿,突然以拯救交易的白衣骑士形象出现,接手了谈判。
但李勇鸿根本就不是贝卢斯科尼所期待的,能够將ac米兰俱乐部和它的2.5亿欧元债务全盘吃下,將他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弥赛亚。这家直到与ac米兰產生联繫,才被媒体和公眾大规模关注的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笼罩在神秘与质疑之中。许多欧陆媒体对其背景、成员构成和资金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清晰地揭示了这並非一个实力雄厚的投资实体,而更像一个围绕著核心人物李勇鸿搭建的,充满不確定性的投机性空壳。
何以见得?
在交易曝光之初,即便是中国国內的商界和媒体圈,也几乎无人知晓李勇鸿为何人。他从未登上过任何版本的中国富豪榜,其个人財富状况也完全无法通过公开渠道核实。
李勇鸿向ac米兰方面声称其財富来源於中国gz省福泉市的磷矿业务。然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调查发现,这些矿產的实际所有者是一家名为广东狮子匯资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实体,而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过去几年中频繁变更,涉及多位同姓人士,所有权记录混乱不清。更具戏剧性的是,当记者走访该公司在广州的办公地址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门上贴著催缴租金的通知。
最致命的是,李勇鸿甚至向贝卢斯科尼虚构了他的官方背书。在2016年8月交易首次公布时,fininvest的新闻稿中曾提及財团成员包括中国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为交易增添了巨大的可信度。然而,这一信息在后续的沟通中被悄然刪除,暗示其参与要么从未被落实,要么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谎言。
不仅如此,除了李勇鸿本人和一家名为海峡资本的基金之外,財团声称还有其他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参与,但从未公布完整的投资者名单。曾有一份据称是財团內部的潜在投资者名单流出,其中不乏建设银行和平安保险等远东巨头,但这些机构的参与从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更像是一种为增强外界信心而释放的烟雾弹。
到了2016年12月,李勇鸿的骗局,和他在资金方面的捉襟见肘已经初现端倪。无法在交易截止日之前支付全部款项,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虽然这个时空里的其他人还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作为罗森內里的韩易,对这桩收购案即將滑入的黑暗深渊却是瞭若指掌。
在漫长的交易过程中,中欧体育曾多次涉嫌使用偽造文件。为了证明其资金实力,中欧体育在与fininvest的初步谈判中,提供了一份据称由东莞银行出具的財务支持文件。然而,东莞银行方面在接受询问时明確否认曾出具过任何此类文件。此外,还有报导指称,另一份涉及江苏银行的文件,也存在偽造嫌疑。
这些关於金融欺诈的指控,本应是任何审慎的卖方都无法忽视的立即终止交易级別的红色警报。然而,急於脱身的fininvest依然选择了继续推进交易。哪怕在12月份李勇鸿只能东拼西凑借来1亿欧元填窟窿,也仍选择相信买家,將交易截止时间进一步向后延了三个月。
但到了2017年的3月3日,李勇鸿依然没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交易,ac米兰俱乐部的收购计划濒临破產。之所以会產生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李勇鸿缺乏凭藉个人力量来完成交易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则是由於官方政策的转向。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抑制资本外流和稳定人民幣匯率,中国政府开始严格限制国內资本的海外投资,尤其针对房地產、酒店、连锁影院、娱乐业和体育俱乐部等非战略性或非理性的投资领域。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李勇鸿来说是釜底抽薪。他原本所依赖的,宣称来自中国大陆的资金渠道被彻底堵死。那些曾经被用来装点门面的国有背景投资者,即便真实存在,也在新的政策高压下迅速退却。
4月13日,中欧体育终於公开宣布,他们筹集到了完成协议所需的全部资金。但这笔资金的来源,却令所有知晓金融界运行规则的业內人士感到不寒而慄。因为李勇鸿筹集资金的方式,是找到以其在全球范围內投资不良资產和处理复杂债务纠纷而闻名的美国对冲基金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借了一笔总价值3.03亿欧元,几乎算得上是砍头债的过桥贷款。
这种对冲基金,在业內常常被市场称为禿鷲基金。而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禿鷲是不会在一个健康的人类身边盘旋的。它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將死之人满是溃痈,散发著腐臭的肉体。这一点,在这笔3.03亿欧元的贷款条件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埃利奥特的贷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1.8亿欧元,年利率11.5%,还款期限是2018年10月,抵押物是李勇鸿即將持有的99.93%ac米兰俱乐部的股份。
第二个部分,1.23亿欧元,年利率7.7%,还款期限也是2018年的10月,抵押物则是ac米兰俱乐部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產。
这笔贷款的本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融资行为。埃利奥特並非看好李勇鸿的偿债能力,而是看中了ac米兰这一核心资產的价值。通过设置一个资金紧张的借款人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內偿还的高息贷款,埃利奥特实际上是以极低的风险,获得了一个收购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的看涨期权。一旦李勇鸿违约——这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埃利奥特便能以贷款本息的成本,顺理成章地成为ac米兰的新主人。
隨后的发展,没有出乎美国禿鷲们的预料。在通过埃利奥特的高息贷款艰难完成收购后,李勇鸿对ac米兰的掌控仅维持了短短15个月。这段时期以一场不计后果的豪购开始,最终以一场可预见的违约和所有权的丧失而告终。
为了兑现带领米兰復兴的承诺,也为了通过迅速提升成绩获得欧冠资格以偿还巨额债务,李勇鸿的新管理层在2017年夏季转会窗展开了一场震惊欧洲足坛的闪电战。在短短两个月內,俱乐部斥巨资引进了11名新球员,总费接近2亿欧元。其背后的逻辑是,通过购买一套全新的阵容,迅速闯入能带来丰厚收入的欧洲冠军联赛,从而获得偿还埃利奥特贷款的资金。然而,足球世界里的成功,並非简单靠金钱堆砌既能达成。新阵容磨合不力,球队战绩未达预期,ac米兰最终未能获得欧冠资格。这场赌博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其財务模型的崩溃。
进入2018年,李勇鸿的资金链已是岌岌可危。他甚至连为俱乐部进行常规增资的款项都难以凑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在2018年6月。根据协议,李勇鸿需要向俱乐部注资3200万欧元,以完成当期的增资计划。然而,他未能按时提供这笔资金。为了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营並保护自己的债权,埃利奥特管理公司选择代为支付这3200万欧元,这笔钱被直接计入到李勇鸿的债务之中。隨后,埃利奥特向李勇鸿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在2018年7月6日之前偿还这笔3200万欧元的垫款。
李勇鸿毫无悬念地错过了这个最后的截止日期。2018年7月10日,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发表声明,宣布已行使其作为债权人的权利,通过执行抵押品,正式接管了ac米兰的全部所有权。
至此,这场持续了近两年,耗资7.4亿欧元的收购案,以李勇鸿的出局和血本无归而草草收场。他短暂的15个月任期,不仅没有带来復兴,反而让俱乐部背上了更沉重的財务包袱,並最终落入了一家美国对冲基金之手。
这几乎是这家百年豪门能够遭遇的,最为悲惨黯淡的结局。
“你认识他们吗?”芭芭拉仔细观察著突然陷入沉默的韩易,低声问道。
“他们?”韩易回过神来,看向女友。
“中欧体育。”芭芭拉提醒道,“你说他们凑不够钱,听上去你对他们的底细好像很了解。”
“恰恰相反,没人对他们的底细了解,而这就是最致命的地方。”韩易嘆了口气,“你前面没说错,芭比。ac米兰將成为一家歷史底蕴深厚,且仅剩歷史底蕴的俱乐部……在这桩交易艰难地完成之后。”
“而你不希望那成为你心爱的俱乐部的终局,对吗?”
芭芭拉將脸凑得更近了。她神情认真专注,看著韩易,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想成为救世主。”
“你想拯救ac米兰。”
“你想买下它。”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