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但这毕竟是研究干部工作的书记办公会议,名义上,他只是列席,总是跳出来发言,于理不合。便瞥了允山一眼,请他出面。以前任达华在东坞区做书记的时候,就和允山关系不行,如今两人更是成为**的哼哈二将,那就更要同气连枝了。他身居县委办主任要职,很多时候,也能帮得上允山的忙,允山该当买他的面子。
自然,愈彦不是神仙,暂时还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有一点是明白的,那就是不能让任达华得逞。**重用任达华,任达华自己主动向**靠拢是一个原因,**想要借此掌控桃城县最大的宗族地方势力,也是一个原因,双方可谓一拍即合。现在,任达华不经意间将一个离间东坞任家宗族势力的机会送到了愈彦面前,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一把手说了这样的话,李刚等人自是不好多言。因为他们从愈彦看似平淡的言辞之中,听到了暗藏的杀气。上面追究下来,我去顶,你们只要对我愈彦负责就是了。谁要是不配合我的工作,那可就对不起了!现今整个桃城县的干部都知道,桃城县有一个人,是惹不得的,那就是愈彦。
允山这个话,听上去很是合理,实际上就是在指责马河节外生枝。书记才是干部工作的正管,**既然定出了名单,咱们就应该就事论事,你把其他的干部都扯进来,不合规矩。莫不是你马河想要架空县委书记,党政一把抓?
愈彦心意既定,正准备开口,一直都在旁听的李学友忽然开口了,说道:“龙成同志的能力如何,我和他打交道不多暂时不好评价。不过我们县里的两会刚刚开过,任命了新的政府班子和组成部门的一把手,现在不到一个月马上就调整县直局委办的一把手,不是那么好吧?不然,是不是显得人大的任命,太儿戏了?”
他是坚决想要将龙成贬到乡下去,另外,龙成不动,他县建委主任的位置就空不出来,任达华的另一个耸盘也落了空。他可是给人家许过诺,会全力推荐的。
愈彦虽然将任声任克林兄弟下了监狱,对龙成却没有什么意见。龙成这个人还是很懂事的。愈彦也不是想要将龙成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现放着米广静在龙成身边这种可能性真不大,那个女人对愈彦可谓恨之入骨。但就此分化任达华与龙成,却是可行的。
这话很有意思,等于直接在指着愈彦的鼻子中伤了。就准你二十五岁担任区委书记,不许人家龙成四十岁的人做区委书记?你什么逻辑?
再说,愈彦讲得也确实有道理。这本就是组织部的正常工作向县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汇报,只是出于官场礼节。一般来说,书记和分管副书记,都会支持的。桃城县原本就是基层党建工作全国典型,加上县委组织部这个干部考察评议制度和干部教育办法,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党建工作架构。好好加工一下,搞不好又能上报纸,捞个好政绩。县委书记和副书记,凭什么不支持?
马河又在公然拉山头,投桃报李了。
其他同志,如果自认没有比这些人更加牛皮的本钱,还是乖乖配合的好。
你以前用的那个邱出继就是个大老粗!
任达华便和允山对视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抹不忧的神情。
允山轻轻一点头,便即说道:“马县长,肖成林同志虽然也是合适的人选,不过这一回,名单里可没有他的名字,暂时就不讨论吧。我们还是先按照这个名单来讨论。不然人数太多,这个会就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了。”
**和允山任达华顿时都被憋住了,作声不得。
这中间可能有些故事。
这句潜台词,**没有明白说出来。眼见得允山孤军作战,马河他们却是三个人轮番上阵,**自然要出面给允山撑腰。而且这是他上任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干部,如果不能落实下去,他就真的会被马河等人彻底架空了。
现在马河提出由肖成林担任城西区区委书记,不但是送了牟真一个人情,而且城西区基本还在马河的控制之下。瞧这个情形,马河这是和牟真联盟了。
可是大家都忘了,如今的县委组织部长,不是允山,而是愈彦。
肖成林是牟真的亲戚嘛。虽然说亲戚关系有点远但两家走动得比较勤密。肖成林从乡党委书记的位置上调任县农经委副主任,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调整级别。别看县农经委只是个正科级单位,因为主任是由副县长任达华兼任的,所以会委任一位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级别高配到正科级。任达华调任县委办主任之后不再兼任农经委主任,肖成林便扶了正。
但这个规律,放在肖成林身上不合适。他和党群副书记关系好,先在农经委呆两年,级别捞到了,资历也够了,适当的时候一外放,不做区委书记也当区长,挺好的一个曲线救国的路子。
足足憋了几秒钟,**才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愈彦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地说道:“干部考察评议,本就是组织部的正常工作范畴,上级文件有明文规定的,大家照此执行吧。有问题我负责!但工作干不好,该批评就得批评,该处分还得处分!”
不管你是县委书记也好,副书记也好,纪委书记也好,惹了愈彦,下场绝对堪忧。任声任克林兄弟下狱陈东降职调离,貌似现在**的日子也特别难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扛不住了。
愈彦做出这个决定,李刚,林格,许风等三位副部长面面相觑,都有点忐忑不安。早知道愈彦和**不对路,也知道愈彦是个牛脾气,但这样子擅自行事,是不是有点过了?须知以前愈彦的跋扈,只是个人行为,这个干部考察评议,却是组织行为,性质完全不一样。
他是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主任如此说法,正合适他的身份。一则给予了愈彦有力声援二来也是维护他自己的权威。李学友可不是孙殿航,担任人大主任也不是退二线,四套班子的正职领导人之一,适当的时候,自然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缕极淡的笑意自愈彦的脸上掠过,李学友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且完全合乎组织规定,无懈可击。
其间内情,只有**和愈彦自己心知肚明。**前来桃城县,可不是为了出成绩的,任务没完成,出再多的成绩也枉然。而且**很清楚愈彦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名正言顺地争权,又哪里肯轻易同意了?
愈彦直接就撇开了他自己先干了起来。
这么雷厉风行地一考察,下面的干部便都紧张起来了。瞧这个架势,愈部长玩真的了,绝不是以前组织部那种走过场的干部考察。愈彦每到一地,不管是调整名单上有没有名字,只要是副科级实职干部都要招找来谈话,详细了解他们负责的工作进度,听取他们的汇报。除此之外还要召开民主评议会,请所有的干部都参加一起对领导同志进行全面的民主评议。当然这种民主评议,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公开开大会,一种则是单独谈话。不但愈部长亲自谈,随行的组织部干部也会与基层干部谈话,基本上一个不落。
虽然说,基层干部有很多老官油子,对于愈部长这一手颇有应对之策,但毕竟也有一些是心存正义的干部,还有一些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干部,经验方面就不是那么丰富,往往谈着谈着,就会说漏了嘴,谈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来。
愈彦这种考察评议的模式,己经有点类似后来的中央巡视制度了。深入基层,了解最一线的情况,也走了解最全面的情况。一到晚上,愈彦的住所便灯火通明,愈部长召集下属开会,总结一天的考察结果,交流经验,力求完善考察评议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