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满宝元说道。
愈彦笑了笑望着王庚,问道:“王庚,你自己的意见呢?”
李会望了愈彦一眼,说道:“愈书记可真年轻啊。应该比王庚大不了几岁吧?”
王庚的脸更红丫,眼里却闪着骄傲的光芒。
当然了,在人家家里呢,满区长也不能吹胡子瞪眼睛,笑了笑,问道:“王家嫂子,听你的口音,不是我们北栾区的人吧?以前在哪工作啊?”
他也确实值得骄傲。
王庚接着说道:“我妈以前是李城文工团的演员,后来我爸身体不好,提前退休回老家,我们就跟着回来了。”
两人对答之间,愈彦注意到李会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双唇紧闭,眼睛里竟似乎有了泪水,显见得是被勾起了伤心事。看样子,他们夫妻之间,感情很是深厚。
“是啊,他是李城‘东方红战斗兵团’的司令,以前李城池区很有名的一个造反派组织。据说王大庆还做过李城池区革委会的副主任,大革命结束之后,才撤的职,听说还判了三年徒刑。”
愈彦微微一笑,问道:“王庚,你哪一年的?”
“也就是现在政策变了,要不,他儿子,哪里能上农校?”
满宝元摇摇头,说道:“听说过,没见过面。”
《关干北栾区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好划》。
百善孝为先!
“哦…………”
愈彦还没觉着怎样,满宝元却有点不“服气”了。愈彦二十四岁不到就是区委书记,在李会看来,也就普普通通。那他这个三十六岁的区长,岂不是更加等而下之。或许这个女人以前是大城市出身的,有过一段辉煌的人生经历,但眼下也只是他满宝元治下的一个普通百姓,就这般骄傲了?
不然的话,李会既然是李城文工团的演员,那就是正式的国家职工,不过四十几岁,又怎么会提前退休回到这偏远的乡下来?原来是受了丈夫的牵连。
愈彦出任北栾区区委书记一个月,就做出了这份经济发展规划。仔细阅读过这份数千字的规划书之后,
“那你爸现在呢?”
这份正式报告,就摆放在县长马河面前,马河已经看了两遍,每一次都看得很仔细。
愈彦很感慨地说道。
李会说道:“愈书记的普通话如此纯正,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走在路上,满宝元忽然说道:“书记,王庚的爸爸王大庆,是个造反派!”
。。。
“我比你大三岁。”
愈彦和满宝元在王庚家里坐了个把小时,便起身告辞。李会要留他们吃饭,被满宝元笑着婉拒了。他们毕竟是干部,还是去支书家吃饭比较合乎规矩。
中专生毕业,本来就是按照职工安排的,不是干部编制。不过眼下中央在推进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建设,中专生表现出色,也不是没有转干的机会。
满宝元来了兴趣,问道:“哦?这么说,你爸以前也是在李城工作的?难道是王大庆?”
李会微微颌首,嘴里说着“了不起”,神情却是淡淡的,似乎觉得二十四岁的区委书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么说,只是表示客气罢了。
愈彦点点头。
“对。李阿姨觉得怎么样?”
这个王大庆如此有名,以造反派的身份坐上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位置,必定也打倒过很多老干部,只被判了三年刑,要算是很幸运的了。
王庚难过地说道:“他前两年过世了。”
马河对愈彦舌目相看。北栾区这份发展规划比愈彦上次鼓捣的那篇全区发展规划更加详细,更加条理分明,也更加具有可行性。毕竟那一次,愈彦刚来北栾区不久,对全县的情况了解得不是那么透彻。这一回,愈彦显然做足了功课。
马河听说,愈彦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区长满宝元直接下基层,深入到农家院落,和普通农民面对面攀谈,了解实际情况。
这个年轻人,倒是很脚踏实地的。
愈彦,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人呢?
马河缓缓将身子陷入巨大的真皮转椅里,点起一支烟,沉思起来。马河身材中等,偏瘦,和他身后那张巨大的真皮转椅形成很鲜明的对照。坐在这张大班椅内,马县长就像是个小娃娃一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