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季起就是一把打开关键之门的钥匙,现在钥匙已经在他手中了,不过具体能打开哪一把锁,愈彦还没有完全清楚。
李成军自然不干了,也迅速行动起来。不久之后,常务副市长向中院做出批示,要求中院暂停撤销判决。
此时,地皮价格再次升值,投资者上访不断,纷纷要求拿回土地所有权,而且以原来安泰市三建的法人代表崔建为首的投资者,强烈要求法院撤销判决,还投资者一个公道。
书记的指示抵不过常务副市长的批示?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然而让不少人更加不解的是,法院不听从张浩的指挥,张浩居然没有了下文,不再插手此事,也不知是知难而退,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在外人看来,是明显被常务副和李成军压了一头。
如果不是季起足够聪明,现在躺在床上的就不仅仅是沈乐雪一人了,也许就是季起一家人了。对方足够强大并且绝对心狠手辣,也是愈彦从未遇到过的强大的对手。
原来,李成军早年是安泰市市委组织部的干事,八十年代初下海经商,成立了卓越公司。凭借其曾经在市委组织部的关系,找朋友拆借了50万投资农产品,不料赔得血本无归。后来不知怎么就看中了木材生意,投资木料,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施展手段的过程之中,早晚会露出马脚,让愈彦抓住。
愈彦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季起的完全信任,并且让季起对他忠心耿耿,季起将他所知道的安泰市的一些内幕全部告诉了愈彦。虽然只是一些表象,因为以季起的级别,不可能接触到太多的深层次的东西,但季起的聪明出乎愈彦的想象,他非常善于分析和总结问题,从不少表象上得出的结论,如果让自己来分析,也相差不多。
其后,李成军开始涉足房地产。
季起人生遭遇大变,都是因为他的个性使然,也是他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事情的起因,愈彦虽然知道了来龙去脉,但现在不是彻底查清真相的时候,因为根据季起的叙述,愈彦知道他得罪的不是李成军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
法院表面是独立的司法机构,实际上,还是要听从书记的指挥。院长一听就立刻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查封了剩余的400亩地。
季起拿起茶壶给愈彦续了一杯水,摇头笑了:“我虽然恨他,但又不得不佩服李成军,他绝对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虽然他看上去有点落魄,有点颓废,但在愈彦眼中,季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他要帮他到底。
再后,李成军空手套白狼得来的800亩地皮,升值了数十倍,他也一跃成为安泰市实力最雄厚的民营企业家!
一年后,安泰市三建正在开工建设的小区因为没有土地证被政府勒令停工,投资者由此开始上访。而在“烂尾”的这段时间里,地价逐渐涨了起来,原来几万元一亩就能批出去的地,几年之内价值已经翻了几番。
季起的悲剧的根源,愈彦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知道归知道,想要彻底查明,还需要时间,而且事情过去了一年之久,恐怕许多证据都被消除了。
按理说一个是书记发话了,一个是常务副市长的批示,书记的话当然份量更重,但让崔建等人目瞪口呆的是,中院在接到常务副的批示后,立刻又解封了400亩地皮,声称经调查,当时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地皮就该归卓越公司所有。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会至此为止,不会再有什么波折了,不想事隔不久又节外生枝,正准备出手大赚一笔的李成军,400亩地再次被查封!
这一次,出手的是吴麒。
吴麒责成市政府成立了 “化解安泰市三建系列矛盾协调领导小组”,由吴麒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和调解安泰市三建的全部遗留问题。
吴麒出手和张浩不同,直接就让时任国土局常务副局长的董源远以市国土局的名义向中院发函,说明400亩地皮的归属问题不明,经查,产权在市政府手中。而原先400亩地皮已经建成了卓越小区,取得了合法的土地证,不在追究的范围之内。
国土局的函果然管用,中院立刻就又查封了李成军的400亩地皮。一天后,在李成军还没有来得及有所行动之前,国土局又重新发函给中院,声称经查明土地权归市政府所有,要求法院解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