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愈彦自然知道马九英是怕自己调往齐南的美梦泡汤,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马局,正所谓山高水长,书记不会永远留在安泰,同样,你我也不会居安一隅。如今正是安泰蓬勃发展的阶段,书记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这个时期的安泰,才是时势造英雄的年代!”
马九英意味深长的看着愈彦,眼神里闪过一丝光芒,接着笑道:“愈老弟有话不防说个明白,我是粗人,还是不太明白愈老弟到底什么意思?”
愈彦哈哈一笑,丝毫不介意马九英的真真假假,说道:“我最大最坚定的靠山只有一个,就是张书记,书记的进步就等于我的进步,同样也是马局的进步。”
茶水变淡了,愈彦又让服务员添了新茶,不紧不慢的喝着。
马九英沉吟片刻,又问道:“张书记的下一步,愈老弟心里可有数?”
愈彦知道马九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轻松的摇了摇头:“书记的下一步我心里还真没数,不过有个事情我能猜到。”
“哦?什么?”
“矿产整合成功之时就是书记要调往省委的时候,到时候可能随便一个副省长的职务,书记还看不上。呵呵,这样想来,马局的春天还会远么?”
马九英如释重负,连连点头,只要他的目的能达成就好,“幸好有愈老弟提醒,这份儿情谊,我记住了!”
“呵呵,马局见外了。”既然马九英上了船,愈彦自然不会把他当外人,“马局,改天你帮我约一下董源远,就说我请他吃顿饭。”
安泰的夏天,因为愈演愈烈的传闻,比往年更加炎热了几分。
就在省委一干人都以为雷卫东金口一开,蒋学忠必然会退让三分时,不料才隔几天就又传出了风声,省委组织部不但正式提交了关于张思文调任省建委主任的提议,而且还启动了吴麒调任赫巷市委书记的程序,等于是说,蒋学忠没给王国良三分面子,也没有理会雷卫东的反对意见,悍然继续推动他想要达到的目的,霸道、强势、丝毫不在意别人想法的无耻嘴脸一览无余!
据说为此王国良气得不行,虽说张思文不是他一系的人马。但他既然为张思文开口了,身为省委一号,蒋学忠多少也要考虑一下他的意见,好嘛,他堂堂省委书记的面子就只是一个省建委主任和省文化厅厅长之间的差距?
比起前一阶段云山雾罩的传闻不同的是,几天之后,伴随着陡然转热的天气,传闻也如夏天的阳光一样明朗而清晰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风声,张思文是否调任省建委主任暂时还没有确定,和张思文去向不明前途未卜的处境相比,吴麒升任赫巷市委书记,差不多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最后在王国良的力挺下,蒋学忠退让了——只不过退让了一步,算是给了王国良三分薄面——拟调张思文为省建委主任。
雷卫东在省委多年,给人的印象是低调内敛并且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见过他发火的时候,就连和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对他的评价也是极高,称和他一起工作如沐春风,有谦谦君子之风。
雷卫东一怒的结果就是,组织部上报的提议,不管是张思文的调动还是吴麒的升迁,他都压下不批,他倒要看看,蒋学忠能奈他何!
雷卫东态度鲜明地站在张思文一边,让省委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轻易不开口的雷卫东一开口,分量极重,让蒋学忠也不得不慎重三分。
张思文意外就成了省委一号和二号第一次交手的支点。
谁都知道雷卫东在省委多年的立场一直是坚持原则,帮理不帮亲,而且低调内敛,从不展露锋芒,经常让人遗忘他的存在,在省委组织部长穆少华的光芒下,他作为主抓人事的省委三号人物,在山鲁省几次重大人事调整中似乎都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还会邀请几个人,记得你也要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