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我爸的消息应该是来自省委组织部,具体我也不是太清楚。”杨俊事关重大,得知了消息立即联系了愈彦,“据说,张思文可能也会被调离安泰!”
“什么?”愈彦大吃一惊,书记在安泰布局才好,正是大展手脚之际,如果此时他被调离,等于是他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蒋学忠不会这么干吧?
如果张思文真被调离了安泰怎么办?愈彦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才跟了张思文半年多。也才提了正科不久,以张思文的级别,不管调往哪里,都不会带着秘书上任,也就是说,张思文一走,他就会成为一枚弃子。
今天后的一个晚上,愈彦接到了杨俊的电话。
“怎么了?”
蒋学忠如果真这么做。那么他的形象就真在愈彦心目中一落千丈了,尽管说来,愈彦对蒋学忠本来就印象一般。但印象一般不代表他不尊重堂堂的省长。毕竟是高高在上的山鲁省政府第一人,在每一个官场中人的心中,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是至高的存在,需要仰视才见。
杨俊的话,让愈彦大感温暖。他强忍心中的激荡说道:“谢谢你老四。”
“你的消息可靠不?”愈彦不是怀疑杨俊,而是从官场常态分析,觉得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蒋学忠是省长,省长要有容人之量。”
任何一个有大局观的上级,就算再不喜欢一名市委书记,也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安泰今后的长远发展。
冯开岭在愈彦面前失利,孙彦丢命,他丢面子,十分懊恼,又和蒋学忠商量了一下,当下便有了对策。
“呵呵,或许吧。”愈彦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件事确实有我而起,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了这一步,蒋学忠果然有魄力!”
如果真如杨俊所说。最后以调离张思文和吴麒收场,那么这一场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胜利,等于是空欢喜一场。
“呵呵,呵呵……”杨俊笑了,笑得很开心,“省长也是人,有没有容人之量,和级别没关系,再说了,蒋学忠不是对张思文不满,而是老大你。”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张思文一走,新任市委书记绝对不会再重用他担任秘书,市委一秘的风光不再,有可能会被闲置、冷落,进而一坐就是十几年的冷板凳也说不定,从此前途一片黯淡。
当然,如果风声仅仅是调离吴麒一人也就算了,好吧,就算一二把手同时调走也没什么,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先例,问题不在于张思文和吴麒同时调离,而在于以眼下的形势来看,明显是张思文占据了上风,不管是对市委的全面掌控力度还是现阶段安泰的局势,明显吴麒大势已去,在省委组织部的年度考核中,吴麒也肯定大大的失分。
愈彦的担忧不无道理,几天后,安泰市委就传出了风声,风声的来源不得而知,但风声却和杨俊透露的消息不谋而合——有关张思文和吴麒调动的传闻,如期而至!
放下杨俊电话,愈彦坐在椅子上,久久无语,安泰的局势,到底要以一个什么结局收场?
组织部提名,先是暗中拟议,这个阶段一般是保密阶段,当然有强硬后台者,肯定会事先得知消息了。
这……怎么可能!
省建委虽然是省直机关的要害部门,建委主任通常要比厅局长分量更重,但分量再重也是正厅级,张思文以堂堂的山鲁省安泰市市委书记的身份转任建委主任,明显是平调暗贬!
而且只要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再清楚不过,由党政机关一把手调任行业部门的一把手,等于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想再重回政治核心圈,难如登天。从来只见市委书记升任副省长,哪里见过省建委主任提拔为副省长?张思文下一步本该进入副省级序列,哪怕再缓上一缓,不直接提拔为副省长,平调到别的地市担任市委书记,至少也要比现在的处境要好,怎么就被安置到省建委了?
而吴麒在安泰政绩平平,除了政治斗争手法娴熟之后,他在经济上毫无建树,而且还和孙彦的问题有摆脱不了的干系,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却一步由安泰市的市长升任为省第三经济强市的市委书记,如此调动和安排,是明目张胆地任人唯亲的无耻行径!
消息在安泰市委引发了轩然大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