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在场的常委中,和冯开岭都多少有点交情,何况就是真的上报到中纪委,中纪委也不会拿冯开岭怎样,毕竟冯开岭是一省大员,再加上姚飞说得也在理,就不免有些犹豫。
王国良吩咐了秘书几句,接着把冯开岭送出了省委会议室,事情牵涉到他本人,他需要回避,冯开岭走的有点不甘心,但他也没有办法,王国良是上级。
雷卫东和冯开岭没什么交情,他也不得不承认刚才姚飞一番话确实也能打动许多人。在纪委工作表面上是风光,实际不管是不是查案,都有各种危险,一着不慎就能落马。如果冯开岭确实不知道孙彦贪污受贿的事实,仅凭抗举报信一个问题就对冯开岭进行举报怀疑,也难免会在纪委内部造成不小的震动。
但究竟冯开岭是不是真不清楚孙彦有没有贪污受贿,就不得而知了。雷卫东猜测,冯开岭应该是知道孙彦确实有经济问题,但并不清楚孙彦贪污了这么多钱。
他就犹豫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汪泉棋一眼,却发现汪泉棋不动声色,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心中一动,明白了他的心思,暗暗一笑,开口说道:“刚才虽然我也对冯书记的问题上报到中纪委表示了支持,但又一想,觉得现在就怀疑冯书记的廉洁公正有点言之过早了……不过王书记的提议也是出于维护纪委内部廉洁的迫切心思,可以理解。经过慎重考虑,我个人建议,如果孙彦供出他和冯书记之间有交易的话,再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对冯书记的事情进行上报也不迟。”
雷卫东不是火上浇油,其实也是虚晃一枪,是为了配合王国良的计策。他看了出来,肯定是纪委还没有从孙彦嘴中得到有用的东西,只要孙彦咬定不松口,没有证据,仅凭一个举报信也确实不能拿冯开岭如何。但王国良显然又不想就此放过冯开岭,所以才会故意抛出冯开岭的问题,就是投石问路。如果支持者,就顺水推舟立了案。如果支持者少,他应该还别有后手。
王国良是虚张声势,想套出蒋学忠等人的底线。
蒋学忠心中一跳,真要等孙彦招了,黄菜都凉了,孙彦现在可算得上国内第一大贪官,与其到时让冯开岭陷了进去不能自拔,说不定丢脸事小,丢官事大,万一连命也不保岂非可惜?还不如现在先缓一步,以退为进,保住名声要紧……他就急忙向组织部长穆少华使了个眼色。
穆少华会意,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和开岭是多年的朋友了。对他还算了解。开岭为人稳重,但就是太重感情,重朋友,以前孙彦在一件事情上帮了他一次,他就记在了心上。孙彦在刚调任安泰市机电办主任时,还算兢兢业业,开岭就对他印象很好。后来孙彦说他在机电办因为住房分配问题,得罪了一些老职工,老职工就认为他贪污受贿,就纷纷到纪委反映情况。开岭接待了他们,通过了解情况之后得知是老职工们误会了孙彦。后来纪委就陆续收到了孙彦的举报信,开岭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认为还是有人在搬弄是非,为了不影响孙彦的工作热情,不给一个厅级干部带来不利的影响,也是出于爱护一个干部声誉的考虑,就将举报信都截留了……至于后来孙彦都做了些什么,开岭同志确实不知情。”
“是呀,少华同志说得好,开岭同志从本质上讲是个好干部。不能因为偶尔犯一点小错就完全否定他以前的成绩,不能将孙彦的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归罪于开岭同志。”姚飞就势接过话来,继续为冯开岭辩解,“纪委也不可能将全省每一个贪官都绳之以法,如果出现一个贪官,就都指责纪委没有在贪官贪污受贿之前就发现贪官的犯罪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指责。希望国良同志慎重考虑开岭同志的问题,不要轻率做出决定。要有治病救人的宽大胸怀……”
王国良是因为冯开岭身为纪委书记却不是他的人,自然要借此机会将冯开岭打得不能翻身,其他人,还是念及旧情的。
王国良仍然坚决地表示反对:“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冯开岭同志分担子给鹏飞同志并不代表他没有问题。”
“冯书记同志是老纪委了,为党工作了一辈子,一向表现得都还不错。作为老同志,老党员,也确实应该适合给予照顾。”秘书长宋海峰表态了,他看了汪泉棋一眼,又微不可察地目光从雷卫东身上一扫而过,最后和王国良交流了一下眼神,又说,“我的意见也是冯书记分担子,以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
王国良立刻开口反对:“我不赞成让冯开岭分担子,他身为省纪委书记,有必要在廉政建设方面做一个带头和榜样的力量。”
汪泉棋沉默半晌,终于发话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的建议是,让王鹏飞同志分担一下开岭同志的担子,让开岭有更多的时间反思一下他工作的不足之处……”
冯开岭分担子之后,只要不再调查任何冯开岭的问题,就永远也查不到他和姚飞的身上。他也是为他自己着想。他也清楚,如果冯开岭不作出表示,也等于树了一个靶子,随时还有可能被人攻击,被人旧事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