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307章
“这事儿还不容易解决么?”永平郡主听说了自家嫂子的烦恼后,立刻就给她提供了靠谱的建议,“真定就有田。袁家的田地里有一部分是种了的,年年都收获不少,袁家麾下的旧部,还有从前的亲兵,家里的下人、佃农,每逢冬天都能得到袁家分派的,从来不愁没有冬衣可穿。其实除此以外,每年袁家都有不少剩余的,往年不是卖给过路的客商,就是随意往相熟的将军那儿送了。若是嫂子这里需要,大不了我跟袁燮说一声,除去我们自家要用的,其他的先送过来?反正走礼的事儿,也不是非得送不可。那东西既占地方,又不值什么钱,还不如直接送布匹省事实惠呢!”
谢慕林忙道:“若袁家真能给织场提供,那可真真是帮了我大忙了!只不知道袁家每年能匀出多少来呢?”
这个永平郡主就说不清楚了,她得回家去问问婆婆与太婆婆。
结果她没有带回数字,却把婆婆袁夫人给带过来了。
谢慕林与朱瑞成亲的时候,袁家虽然送上了丰厚的贺礼,袁燮也出席了喜宴,但袁老夫人与袁夫人都自诩是未亡人,不该出现在别人的婚礼上,给人带来晦气,所以并未出席。算算时间,除去在码头上送别太后与四皇子、燕王、永宁长公主那天,谢慕林曾经与袁家两位夫人匆匆见过一面外,就没真正跟她们中的任何一位坐下来仔细说过话了。今日见得袁夫人,她特地表现得热情了几分。
不过袁夫人并没有耐心与她寒暄客套,彼此见过礼后,便开门见山地问起了她要开织场收的事儿:“郡主与老夫人和我说起时,老夫人与我都十分高兴。不是因为袁家有田之故,而是因为……昔日与我们老将军有同袍之谊的好几位旧友,眼下家里都有田呢!从前他们还认得一位厚道的商人,用一个公道的价钱买下他们出产的,前两年这商人因受被服案牵连,已经离开了北方,不知去向了。去岁他们地里出的无人收,只得胡乱散卖给过路客商,却不走运遇上了奸商,几乎血本无归。我们这些亲朋故旧看到他们几家的惨样,心中也十分不忍,只是有心无力,除了送些钱粮,帮着催促官府早日将那奸商法办以外,便无计可施。但郡王妃如今说要收开织场……”
谢慕林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忙笑道:“既然是袁家的熟人故旧,想必都是可信之人。若是能提供大量优质的,我这织场就不愁没有原材料了,那可真真是省了我许多事呢!还请夫人告诉我,您家那几位故交家在何处?今年是否亦有大量需要出售?我这边好打发人去交涉。”
袁夫人笑道:“倘若郡王妃信得过我,我这就写信跟那几位旧友说这事儿,让他们立刻把装车送过来。郡王妃放心,他们几家的都是好货色。往年他们几家想种的时候,都是从我们袁家拿的种子。”说着她便示意身边跟着的侍女,“把我们家去年收的拿给郡王妃瞧瞧,绝对是织上等布的好材料。”
侍女连忙将手里的大包袱放在屋子中间的圆桌上打开,露出了里头包裹的大团雪白的。谢慕林走过去看了看,发现已经统统去了籽,晒得干爽蓬松,撕下一小团细细验看,还真是适合用来织布的品种。只不过这个品种的,织出来的布恐怕要稍稍粗厚一些。
不过不要紧,若不是专门冲着中高档市场去的,在北方粗厚一些的布,可能更适合普罗大众,更别说谢慕林如今开的这个织场,将来出产的布,大概率不会进入外头的市场,不是燕王府自行消化了,就是作为一种福利,让燕王分发给手下的将士或是伤亡士兵家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