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37章 静息(中)
外边骤雨缓缓,变成窸窸窣窣的雨滴声。“这就是你同我说的正经事?”韫娴问。
“是,于日后你升良娣而言,颇有益处。”
再多的恩宠与情分都不过是锦上添,唯有位分才是实打实的东西。萧韫娴从踏入这座牢笼里,就注定要为萧氏博得荣宠。
韫娴对这些虚名颇为动心。
她的恩遇都来自眼前人,唯有逢迎好了他,才能在东宫立足。
韫娴乖巧地点头,“嗯,妾身谨遵太子嘱托。”
“天色不早了,早点歇息。”太子笑意盎然。
他不过多留一刻,就往别处去了。要么是看那些嫔妾,要么就是与满案累牍相伴。韫娴仅仅是东宫里微不足道的女子,无论是萧博周还是萧家,都不足以成为她的靠山。
韫娴深吸一口气,“我该怎么才能……”
东宫很大,但说白了依旧是围墙。她出不去,别人亦难进来。要想轻易地将个人带进来,还真是天大的难事。
宫人看她自言自语,便问:“奉仪,你在说什么?”
韫娴笑道:“不,我只是想着前两天绣的荷包,好像还没绣完,拿来给我补几针吧。”
宫人把荷包拿来,韫娴却无心绣,只随便缝补。她本来就不擅长针工,能勉强做出个轮廓就算不容易了。
为太子做荷包,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伎俩,而且那些娇气的淑女看不上她这点雕虫小技,实际上男人才不会在意女人费了多少心思,了多少时日,更不会将女人放在眼里。他们顶多会觉得这是习惯使然,且不会理会她们的感受。唯有令他们心疼、流泪,才能记得女人的好。
韫娴穿针时不想被刺伤了手指,“哎,我果然不擅长针线活,是该找个人教教我了。”
纵使她有双擅琵琶的巧手,也依然拿不起绣针。
宫女来换香烛,不禁多瞧了几眼。
这里只她和一个宫女,冷清得很,那宫女又是闷葫芦,多一句不说。需要人的时候总是见不着人,不需要的时候却老见她鬼鬼祟祟的。
韫娴朝烛光处望去,从容道:“你出去吧,我也乏了。”
“是。”
她接着自言自语道:“把人带到宫里,还真是难。”
夜里老是觉得闷,于是点起安神香。因她仅是奉仪,就算求要香料,送来的也是普通的香丸。焚出的香味,不说冲鼻,也有些呛人。
“送来的东西倒是真合奉仪。”
宫里一切都按规矩来,她再受宠,也不过是按奉仪的供给来。若不是太子喜欢赏东西给她,怕是她早就厌烦了。
萧韫娴不知道该怎么得晋阳公主的喜爱,但不试一试便一定得不了。她没法离开笼子,只能祈求自己赶快找到解救的法子。
雨忽然大了,风冲开了窗子。韫娴合上窗子,叹道:“呦,按时辰还不到人定,外边却漆黑如墨,看来这雨要下个没玩没了。”韫娴朝外面看去,除了雨便是宫庭草木。她也是养在深庭的女子,没比那些精心侍弄的草草好多少。
她一想到这个便恨萧博周,若不是他假意收养她,她怎么会从琅琊来到长安这种见不得人的地方,又怎么会被冷落在此。
可到现在,好不容易从萧博周手中逃脱,又为太子掌控。她是一枚可弃可用的棋子,爱与哀愁皆为别人掌控罢了。
“太子说的那番话,话里话外分明就是让我拉拢公主,拉拢冯家。我若是不感激他这番苦心,可真就会使他寒心。”
光凭垂死挣扎的兰陵萧氏,韫娴是看不到未来的。亦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心无归所的太子身上。说到底,没有家世的人,终究活得艰难些。
韫娴细细想,“说到拉拢,该怎么拉拢?”
她叫来宫女,“进来,我有话问你。”
那宫女怯生生地站在门口。
韫娴说:“离得那么远,我都看不清你的脸。”
“是。”她匆匆走来。
她搁下手中的活计,问:“太子到哪去了?”
“奴不知道。”
“罢了。”韫娴叹了一声,还得她自己去寻找。
“瑽瑢——”
“嗯?”韫娴朝她看,她戴着对精致的镯子。“你这镯子挺好看的。”
宫人笑道:“谢奉仪夸奖。”
凡事都得靠自己,韫娴撑伞跑到承恩殿外。她自幼便不怕寒气,现在这一切都是别人给的,她又能怕什么。
雨打在身上隐隐作痛,可她就要趁着这样的雨见到他。
韫娴说:“妾奉仪萧氏求见。”
内侍忙道:“这么晚了,奉仪就赶快回去吧。”
她早有失宠的迹象,若不为自己争一争,以后在东宫只会更难。
“不必劝我,是殿下要我来的。”她坚定地说。
赵睿开门,“进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