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想在自己退休之前,就完成二本升一本的三川大业。
于是,这第四个五年,他依旧把重心偏向于理科。
“没错,校长,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拥有了一个天才,我们不需要自己炒作,只需要澄清这件事,我们学校从二本升一本也许能在今年内完成。”
林教授说道。
第一个条件:办学要求
比如说有国家博士学位的授予权,有国家级的重点学科或者是省内的重点建设学科。有重大的研究成果、硬件设施实验室完善、获得过重大的科技奖项等。
李教授说道。
现在的舆论对三川大学很不利,如果因为顾枫造假这一件事,让三川大学变成臭名远扬的二本学术造假大学,那魏崇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理科让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从二本到一本的希望。
因此,他去各大高校挖人,不惜重金。
魏崇民双眼如炬,盯着董教授:“你愿意为他证明?”
这个看三川大学的官微和别的学校互关的细节就可以看出,三川大学基本上都和一本的大学互关,二本大学中很少有。
顾枫如果真的是天才,那绝对是三川大学的明星,可以给三川大学带来新的希望和辉煌。
如果这件事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会选择弃卒保车,保全三川大学,对顾枫严惩。
“他在数竞队选拔赛的题目中拿到了满分,那套题一共考过几百个数学精英,没有一个拿到过满分,但他拿到了。”
他之前也看过顾枫的满分试卷,发现这是个不得了的家伙。
想要从二本升入一本,还需要考察毕业率和考研率。
第三个五年,他开始抓理科,鼓励大家搞学术,搞科研。
董教授颔首。
李教授再添一把火。
“我愿意为他证明。”
林教授和李教授不甘落后。
因为魏崇民本身就是个富二代,加上他上任前五年,主抓艺术学院,将所有资源都倾斜到艺术生那边,培养出了几个很优秀的演员。
文科让他很失望,没有什么成就,一两个文人骚客不能影响社会。
林教授、董教授、李教授都是他挖来的人才。
甚至可以成为三川大学的活招牌,用来招生。
二本学校升为一本学校,主要需要考察三点。
魏崇民意识到艺术只能带来金钱,却带不来名誉,于是他第二个五年,就开始主抓文科。
魏崇民想起自己小时候,他就是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男人,首先家境很好,其次他很聪明,成绩很好,所有老师都喜欢他,同学都妒忌他。
三川大学不断引进师资力量,就是想筹备自己的科研小组和实验室。
他们三人肯一致为顾枫说话,就证明顾枫这孩子是有真才实学的。
魏崇民看着三位老教授,这些教授都心高气傲,尤其是老董,号称最嘴毒的教授。
魏崇民突然觉得几人说的很有道理,祸福相依。
“好,我明白了,他不是我能弃的车,他是要为三川大学扬名立万的将!”
魏崇民站起身,内心燃起一团熊熊火焰。
他仿佛看见了三川大学未来一片繁荣的景象。
我,魏崇民,一定要将名字载入校册!成为三川大学历史第一人!
魏崇民握紧了拳头,吓得三位搞科研的教授后退一步,差一点就以为自己要被打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