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5章 还治其身(三更)
张溪闻言,重重地点点头,道:“你说得对!安妹妹,咱们都要往前看!”
往后进了宫,希望安妹妹也能一直保持今日的清醒与冷静,如此方能过得平顺安稳。
黄宜安见状,欣慰又无奈地笑了笑。
有时候克制冷静,不过是无可奈何之举罢了。
若是可以,她当然也愿意做一个任性骄纵的人。
环视一周,见房外无人,知是阿梅将人都远远地支开了,黄宜安遂挽了张溪重新坐下,低声道:“冯永亭此人,贪得无厌,以金银珠宝贿赂之,不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要想对付他,就得抓住他的痛脚,一击致命,让他再也不敢拿此事来威胁英国公府。”
张溪叹气道:“你说的这些我们如何不知?
“只是,冯永亭位高权重,深得慈圣皇太后和陛下的信任,甚至有‘内相’之称……如此之人,寻常能够查得到的那些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强占土地之类的罪名,如何能够拿捏得住他?”
张溪立刻红了眼圈,握紧黄宜安的手,哽咽道:“安妹妹,委屈你了……”
黄宜安对此早就想好了说辞,见张溪疑问,遂不慌不忙地说道:“都是庆嬷嬷之前来教导我宫礼时,特地关照提点过的。说是冯林此人不容小觑,又特地点明他和冯永亭的关系,因此我便猜了个七七八八。至于实证,还得国公夫人派人去细查。”
张溪点点头,不解道:“记得。怎么了?”
那时在五丈风后院偶遇皇帝,她下意识地行了宫礼,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事后便立刻向张溪学习宫礼,弥补了这一过失。
黄宜安摇摇头,笑道:“不委屈。今生能得张姐姐一知己,我已经知足了!”
张圭和冯永亭曾是深得皇帝信任的内外二相,却最终都受到了惨重的清算,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愚弄了皇帝罢了。
张溪愣愣地看着黄宜安,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般,好半晌才合拢嘴巴,磕磕巴巴地问道:“安妹妹,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当初先帝意外驾崩,陛下以十岁稚龄登基,张首辅念及陛下年幼,于是上书奏请慈圣皇太后移居乾清宫,照养陛下。慈圣皇太后关心陛下,怕有一时照顾不到处,让冯林暗中传话,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
说到这里,黄宜安想起旧事,连忙又问张溪:“对了,张姐姐,先前我同你学习过宫礼,你还记得吧?”
只是谁曾想造化弄人……
或许,年少时的皇帝,虽然已经颇具心机,却还不如后来那么城府深沉、冷漠多疑?
“然而事实上,冯林私下里却与其干爹冯永亭极为亲厚,被誉为是冯永亭的‘接班人’,未来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冯永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少不得暗中叮嘱冯林一番……”
原本是她主动教授宫礼,以拐安妹妹回去做弟媳的,谁知事到如今,却要安妹妹设法为她周全。
只是前世之事她无法同张溪言明,只能如此提示。
黄宜安见状,心中暖暖的。
哪怕两家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张溪依旧是关心她的,就如前世一般。
黄宜安不知张溪这番感慨,闻言遂道:“若是有人问起,张姐姐便说我是因名在选后之列,所以特地央告你教授的吧!”
所以,她断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冯永亭拿她做筏子,肆意地威胁英国公府。
其实“谋逆”这种罪名,根本就没什么好细查的,只要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地试探一番,真有此事的人自己就先心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