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80章 毕功一役
御书房内。
于可远虽跪地请罪,然态度却十分坚决,丝毫不在意如此坚执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祸端。
祁钰看着挺身跪立的于可远,蓦地想起有次经筵毕,他拿出许多历代字画,让日讲官们赋诗题字。诸卿纷纷提笔留诗,唯有于可远自己作了诗,却请他人代题。
他不解,便问何故。
于可远拱手请罪道:“臣字拙陋,恐玷辱名作,故而请他人代为书写,还请陛下责罚。”
他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诚实忠厚之人,因此非但没有怪罪,还当即挥毫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给他。
不过自从张首辅责备他耽溺书道,并以李后主、宋徽宗因沉溺此道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劝诫他之后,他便甚少写字了,更不曾再赐予臣子……
祁钰叹息一声,上前双手扶起于可远,道:“于爱卿快快请起。”
于可远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恩宠给弄懵了,愣愣起身之后,才慌忙拱手道:“谢陛下恩典。”
张圭下衙回府后,便着人去请了于可远来。
……
张圭却以为于可远言下之意,皇帝并未同意他提出的折中之法,遂松了一口气,谆谆教诲道:“你还年轻,不知这世上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折中的余地。”
“于爱卿可明白朕之良苦用心?”
得知张潭已经央托冯永亭从末等名册上划掉她的名字,又见赏雪会上郑玉烟成功引起了寿阳公主和庆嬷嬷的注意,眼见着自己离前世的命运越来越远,重生以来便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总算是被彻底给搬开了。
张圭见同冯永亭说得一样,便点点头,又问:“那你的‘折中之法’,陛下同意了吗?”
冯林得空,便将御书房发生的事情告知冯永亭。
皇帝如此交底,于可远心中感激不尽,连忙拱手应道:“陛下放心,臣定会保守今日之言。只是,不知陛下打算何时下诏英国公,又派遣何人去传旨?”
“大齐固然不畏战,然只怕到时边境战火肆虐,将士、边民可就要受苦了……
于可远拱手敬称“不敢”,然而心里却着实糊涂。
“于爱卿明白吗?”
比如他力主对高昌国固守,再比如他即将推行的新政令。
顿了顿,又叹息道:“只是,眼下朝臣大多力主固守,元辅更是多次上奏劝谏朕下诏英国公,命其固守嘉峪关、不许出战。因此,如此折中之法只怕也不能施行。
冯永亭点点头,道:“陛下年少,血气方刚,好勇斗战也是正常。眼下朝臣大多主张固守,内更有太后娘娘时时劝谏,只怕陛下也坚持不了多久。
张圭皱眉道:“下衙后,本官便着人去请他。”
“如要施行,恐怕只能暗中下诏英国公依计行事。为此,朝堂之上,朕暂且还不能退。
祁钰负手而立,遥望西北,叹息道:“是战是守,朝廷上争论不休。朕已知出战必不可得,然一味固守亦不可取。
第二天下朝后,冯永亭拦住张圭,将此事一一告知。
于可远对此早有预料,因此倒也镇定,从容赴会。
冯永亭笑眯眯地应了一声。
祁钰在皇宫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黄宜安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悠闲舒适。
“如此,边境可得数年安稳,朝堂亦不会因此吵嚷不休。”
黄宜安心中感激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