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马扬一惊,却是没有想到,这么机密的事,对方都已经知道了,却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已经回东京了。”
车内之后两个人,余容度与诸天珏,一个是年轻的士子书生模样,而另一个却是扮作少年书童,只不过诸天珏这个书童有点太小了而已。
不过,周天藤的一句话就反驳的余容度完全没有了任何理由,“历史上,这些人就没有死去吗?”
说实话,余容度向来不觉得这联金灭辽的国策哪里错了,战略决策没有错,错的是宋朝没有实力,没有实力,什么战略国策都是一纸空谈,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北宋稍微有一点实力,按照约定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之后,也算是战略空间和战略优势得到大大的加强。无疑,也算是极佳的国策。
只不过,这话是以天道不仁说出来的。
只是,北宋的战力却是坑死了指定这国策的人。
这个时候的余容度却在仔细的琢磨着《上清大洞真经》,这不截教之基的道经。这部在别人看来完全是空白的无字天书,在余容度的眼中却是密密麻麻经文的道书。
“你那族兄出使金国了去了?”余容度忽然问道。
而对于余容度来说,如果说这个世界有一个人最了解他的话,那这个人无疑就是周天藤,因为从后世几十亿的人中选出一个人来,不了解是显然是不可能的。针对余容度,周天藤就强调了,这是历史,是注定的,更改?怎么更改?改变历史?
宣和二年,那就是1120年,而靖康之耻却为宋钦宗的靖康元年和靖康二年,即1126年到1127年,那就是说还有六七年的时间。
后世余容度的身份也是科学家之一,自然明白,万事万物自有他一定的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定律,而历史亦然,一次又一次的推到重建推到重建,却又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怪圈。
而周天藤的意思便是,不去管他,死的人越多,对他的负担也就越小,而负担小了,那么恢复起来也就会更加如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帮上他什么忙。
宣和二年,也就是那臭名昭著的海上之盟签订的时间。
他却是不敢小瞧这本在截教通天教主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前所得的道经,只是那深奥的文字,艰涩的句子却实在让余容度头疼。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也都知道意思,但连到一块却彻底不知道什么意思了。看了半天,却是毫无头绪。
余容度不禁揉揉了脑袋,对于这种古文水平极高的道书,他却是不敢去随便的练。宝山在前,却只能干瞪着眼而无所得。余容度却不禁有点烦躁。没有任何修炼体系功法,这才是这个时候余容度最大的短板,如果有着一个传承,有着一个适合自己的功法,现在这融心期的妖怪之变又岂能毫无头绪?
微微揉搓着太阳穴的余容度,耳朵一动,忽然在那呼啸的北风中感受到了一股戾气,以及隐隐的杀气,前方某个地方如同要吞噬人的巨兽之口一般,等待这他前去自投罗网。
而至于自己的背后却有隐隐传来急速的马蹄声,似乎也是冲着自己而来。
前有狼,后有虎,余容度该何去何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