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回陛下,宫里锦衣玉食,专人侍奉,又有皇后娘娘关照,把盏听梅香,哪知人间日月长。”
“既如此,褚姑娘何不留在宫里,朕纳你为妃如何?朕封你作贵嫔,位列三夫人之首,仅次于皇后,择一吉日朕为你行册封大典。”司马衍情意绵绵。
褚蒜子忙俯伏叩首:“陛下万年,臣女承恩,三生有幸,得遇陛下!陛下贤明,万民景仰,只是请恕臣女不能答应做陛下的妃子。”
司马衍扶她起来:“为何?姑娘起来说话。”
褚蒜子既紧张又羞涩,轻咬朱唇,鼓起勇气:“是因为,臣女,早已经心许别人。”
司马衍虽心如明镜,但听褚蒜子亲口说出来,心实痛切:“哦?是何人?朕竟比不过他在褚姑娘心里的位置?”
“回禀陛下,臣女和他是生死之交,他曾救过小女的性命。”
“救过你的性命?仅仅是救命之恩,姑娘何必以身相许,搭上自己一生的幸福?”
褚蒜子斩钉截铁道:“这也许就是姻缘相凑,冥冥中注定的缘分,臣女和他已海誓山盟,今生非他不嫁!”
“如果朕非要褚姑娘答应做朕的妃子呢?”司马衍艴然不悦。
“陛下请恕臣女断不能从命。”褚蒜子果敢决绝。
“你敢抗旨不遵?!”
褚蒜子忙俯伏叩首:“陛下请恕罪,臣女断断不敢!”
“若你不答应,信不信朕会杀了你!”司马衍佯怒。
“陛下请饶命啊!”褚蒜子已是面色如土。
“敢和朕如此说话,褚蒜子,你是第一人!”司马衍眼神凌厉:“不要倚仗朕的宠爱有恃无恐!”司马衍语气缓和几分:“朕是天子,想要得到谁,一道圣旨即可!但朕不愿为难一个心仪的女子!朕要她心甘情愿做朕的妃子!你听懂了吗?!”
“是!陛下!臣女明白!”褚蒜子俯伏于地,蓦然望见司马衍爱怜之情,鼓起勇气道:“陛下,听说流民劫走国库粮食,安置流民,臣女有一愚见,或许可暂缓陛下燃眉之急,若陛下认同,是否可以收回成命?”
“哦?褚姑娘有何良策?朕倒是听听看。”司马衍兴致颇浓。
褚蒜子娓娓道来:“如今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战乱频仍,灾害频发,土地兼并。中原士庶纷纷避难江左,南渡者众,背井离乡,纷纷涌入宗主、大族之门,成为佃户或私荫户,甚或奴隶。如何妥善安置他们迫在眉睫,否则山河鼎沸,黎庶涂炭!”
“不错!确如褚姑娘所言!南北权豪,竞招游食,编户虚耗,以致国弊家丰。朕曾创建侨州并颁布壬辰诏书,占山护泽、强盗律论、赃一丈以上者,皆弃市。”司马衍颔首。
“陛下侨置郡县时,将流民注入了白籍,成为不纳税不服徭役的虚户,而世家大族则藏匿荫蔽大量户口,同时又有为数众多的浮浪人口。臣女认为应实行土断革新,整治侨州郡县,改白籍为黄籍,将北方侨居人口和浮浪人口,统一登入当地户籍,以加速南北融合,增加朝廷赋税。”褚蒜子力谏。
“若王公以下皆正土断白籍,编户齐民,取消侨州郡优复,可增加税收,财阜国丰。但是,若真正实施土断之法谈何容易?各名门望族皆虚报瞒报自家田产人口,想要让他们实数上报,绝非易事!”司马衍忧心忡忡。
褚蒜子双眸剪水,陡生寒意:“世家贵族私匿的人口数是庞大的,往往以千为计,对其应严苛以待,陛下尽可杀伐,必要时,首当其冲拿三五个大户开刀,起用寒士,恩威并施,冲破世家壁垒与阻碍。违者则不忠不义!为首者诛之!”
“此计施行颇为棘手,非一夕之功,朕同朝臣们再做商议。”司马衍龙颜大悦,万千之喜:“褚姑娘一介女流,竟有经国之才略!巾帼不让须眉!若姑娘生就男儿身,定是我朝栋梁之才!”
“陛下谬赞!臣女愿尽弩骀,为陛下分忧。还望陛下成全,放臣女出宫吧!”褚蒜子转秋波,苦央求。
司马衍收敛笑意:“褚姑娘堪称贤辅之佐,朕更不能放你出宫了!褚姑娘有所不知,朕惜玉,更惜才,朕如何舍得放你走呢?”
褚蒜子心如火焚:“陛下,您…”话音未落,牧野匆忙来报:“陛下!丞相求见!”
“快快有请!”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