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德约科维奇抢先一步,全部都是经验。
这一分,属于德约科维奇,整整二十四拍的拉锯回合,德约科维奇防守反击,在极度被动下的搏杀——
德约科维奇抢占先机。
尽管不是长盘决胜,却将全场的博弈与碰撞,全部凝聚在一个短短的抢七里,以最刺激也最惊险的方式推向巅峰,在经历四盘比赛四个多小时的强强对决之后,两位球员都将挖掘出自己最后的潜能。
也就是说,自1970年开始,美网就已经没有长盘决胜了。
从年初墨尔本公园决胜盘的跌宕起伏到温布尔登半决赛的长盘拉锯,那些紧张那些刺激全部源自于大满贯长盘决胜的悠久传统,华山论剑巅峰对决的精彩也就推向全新高度,展现球员意志层面的较量。
洞穿防线,制胜得分。
直线!
不管什么困难,高文总是能够扭转局势王者归来,不是吗?
但这次,德约科维奇说不。
其实,在1968年和1969年,当时不仅保留长盘决胜,而且没有抢七,也就是说,从第一盘比赛开始,一旦比分进入“6:6”,没有抢七,就必须一方连赢两局才能拿下这一盘,这也意味着比赛更加漫长。
早在1970年,也就是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的第三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就已经取消了长盘决胜的规则。
然而,美网与众不同。
更何况还是决胜盘抢七,通往冠军的最后战场。
此情此情,和决胜盘的局面,何其相似,又是德约科维奇率先迷你破发,又是德约科维奇拉开比分差距,尽管只有一个迷你破发的优势,但从比分来看却宛若天堑,气势层面上遥遥领先完全占据上风。
足球的金球制度,尽管不公平,并且伴随一定的运气,但事实上,更加刺激更加突然也更加具有话题性。
见血封喉。
于是——
所以,改革是必然的,“抢七赛制”登场。
紧接着,德约科维奇搭配上网偷袭,网前拦截切放小球,将高文调动到网前,最后以一拍正手盖帽扣杀结束这一分。
德约科维奇正是清楚这一点,这才没有在第十二局消耗太多能量,为即将到来的抢七决胜积蓄能量。
众望所归。
这次,阿瑟-阿什球场没有骚动,他们已经对高文产生了信心——
“2:1”。
成功了!
“5:1”!
啊!
难得一见地,德约科维奇也终于释放出来,自第四盘以后就已经许久不见,压抑了再压抑、控制了又控制,汹涌着澎湃着燃烧着,最后展现出自己的霸气和强势,紧握双拳仰天长啸,宣告王者降临。
他,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才是世界第一!
啊啊啊!
德约科维奇的声势浩浩荡荡的引爆,塞尔维亚球迷也按耐不住自己,狂热激情成为阿瑟-阿什球场的主旋律。
脚步,坚定不移地朝着冠军奖杯,再次迈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